近日,北京建筑大学 --"韭零后生产"暑期实践队在指导老师的带队下,走进南张岱村开启暑期实践活动。校村携手联动,实践队将依托专业优势,在乡村土地上扎根实践,既为村庄发展注入青春活力,也让队员在基层一线锤炼本领、增长才干。
印记·践悟|南张岱村视角:
对北京建筑大学师生的到来,我们表示热烈欢迎。为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村庄情况,我们带领师生走访了村内两处重点场所,了解村庄基本情况及产业发展情况。首先到京东绿谷种植基地,基地管理人员详细讲解了大棚科学种植技术与菜地规划模式,帮助师生们对现代化种植形成了初步认识。随后,到村内养老互助中心,向大家介绍了村庄的老龄化现状,也让学生们了解村里面向老年人定期开展的各类老年活动,丰富老人的生活,如何让他们安享晚年。
印记·践悟|“韭零后生产队”视角:
在村两委的带领下,我们参观村内的特菜种植基地了解基地的发展历程。该基地占地200亩,建有60余个蔬菜大棚,主要种植西红柿、黄瓜等蔬菜。基地采用高效的滴灌技术,不仅显著节约水资源,也使植物吸收更充分。同时,基地坚持施用有机肥料,所产蔬菜品质高、无污染,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
印记·践悟|谈村情 话发展
座谈会上,南张岱村党支部书记岳智雄全面介绍了村庄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及未来规划,重点详解了网格化管理模式的运行成效与 “平急两用” 新型乡村社区的建设进展。交流中,实践队大学生们提出在村内开辟 5 小块试验田、开展科学种植实验的想法,得到村两委的当即响应与大力支持。此外,学生们还介绍本次实践将聚焦有机蔬菜的包装设计与宣传推广,助力南张岱村打造自有品牌、提升市场知名度,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北京建筑大学 “韭零后生产队” 深入南张岱村开展社会实践,不仅让学生们沉浸式触摸乡村发展脉络、深度读懂乡土中国,更以青春智慧为村庄未来发展注入新活力,下一步,双方将聚焦有机蔬菜包装设计与宣传推广等领域深化探索,让实践成果真正扎根乡土、惠及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