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青少年暑期精神文化生活,厚植文化自信根基,刘家店镇团委联合镇关工委,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精心策划了为期十天的暑期传统文化公益课堂——竹笛公益课,邀请镇关工委委员陈营增作为授课老师。7月15日,首期竹笛公益课在刘家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如期开讲,镇域内十余名青少年参加。
当日,窗外细雨淅沥,窗内笛声初鸣,一场关于传统文化传承的实践活动,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种子。课堂上,陈营增老师先将笛子手法表和《世上只有妈妈好》简谱发放给大家,“这手法表是吹好笛子的‘导航图’,大家先收好。”作为深耕传统乐器教学的老教师,陈老师始终认为,竹笛等传统乐器不仅是音乐载体,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他在讲解中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传统乐器背后的文化故事,当谈及“如何让老手艺在新时代传下去”时,他语调温和又坚定:“这些老手艺是咱们的根,你们愿意学,就是最好的传承。”这份热忱让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孩子们眼中多了几分对传统文化的亲近与向往。
随着教学推进,教室里渐渐响起断断续续的笛声。从最初按不准音孔的生涩,到慢慢能跟上节奏的认真,孩子们的专注与进步格外明显。下课铃响时,不少孩子举着手法表和乐谱往家跑,有人还边走边试着吹奏,悠扬的旋律里,藏着对传统文化最纯粹的传承。
此次竹笛公益课是刘家店镇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传承传统文化的具体举措,也是开展“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暑假”主题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接下来,刘家店镇将持续聚焦青少年成长需求,策划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让更多青少年领悟传统文化魅力,厚植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