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推动红色资源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北方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先锋实践团”积极响应“青才汇平谷一起高大尚”首都高校“千人百村”大学生实习实践活动号召,赴平谷区熊儿寨乡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实践活动。团队以“挖掘红色底蕴、赋能乡村发展”为核心,将思政教育扎根田野大地,用青春力量激活红色资源。

初心领航,红韵初探

摸清底数绘蓝图

7月8日,实践团首抵熊儿寨乡北土门村,与村两委干部展开座谈,了解《红色熊儿寨》书籍背后的历史故事,揭开这片土地的红色记忆。

次日,实践团走进红谷·冀东抗战党史教育基地,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沿着红色路线缓步而上,“北土门——熊儿寨战斗”的烽火岁月在眼前铺展。

鲜活党史入课堂

“高爷爷,您还记得当年长辈参军时的场景吗?”在北土门村里一颗合欢花树旁,实践团队员坐在抗战烈士后代高有才老人身旁,认真记录着那段峥嵘岁月。高爷爷勉励我们:要始终铭记红色历史,让红色精神在血脉中代代相传,让革命薪火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永不熄灭。

在村委会值班室,张保银大叔向我们讲述“北土门——熊儿寨战斗”的故事:“那会儿战士们就躲在这山坳里,借着月色伏击敌人……”大叔的讲述让历史变得可触可感,队员们将这些鲜活素材一一记录。

从《红色熊儿寨》史料到村民口述记忆,从党史教育基地到山间战斗遗址,队员们白天走访拍摄,夜晚整理素材,逐渐勾勒出冀东抗战的精神图谱——这正是思政课最生动的教材。

红土生金促振兴

“这是久保桃,脆甜多汁;那是蟠桃,软糯香甜……”在张叔的桃园里,队员们不仅学会了分辨桃品种,更用镜头捕捉果实的饱满与村民的笑颜。7月9日至14日,团队多次前往桃园、山间拍摄,为助农视频积累素材。“老乡们说桃子好吃但愁销路,我们就想通过视频让更多人知道熊儿寨的甜。”

除了助农视频,团队还计划参“青春带货官”培训,结合红色旅游设计“采摘+党史学习”的体验套餐,让游客在品尝鲜桃的同时,感受红色文化。“既让桃子走出大山,也让红色故事走进人心。”这是队员们对助农行动的双重期待。

初心如磐,步履不停

从红色资源调研到助农实践,从思政课素材收集到文创设计,先锋实践团的每一步都扎根在熊儿寨的土地上。接下来,团队将完成 “抗战故事 + 红谷精神” 思政课视频、助农直播、文创产品落地等工作,让红色基因赋能乡村振兴,让思政教育在田野间绽放光芒。

北方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持续探索 “思政 + 乡村振兴” 模式,让青年学子在 “行走的课堂”中悟思想、强本领、作贡献,让红色红韵照亮乡村振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