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平谷,暑气里裹着草木清香,田埂风带着生机。8月6日至9日,华北科技学院青衿零碳先锋实践团走进平谷区大兴庄镇的西柏店村、良庄子村与吉卧村,触摸田垄智慧,打量低碳设施,聆听村民绿色生活故事——乡村振兴画卷上,正勾勒着“零碳”模样。
西柏店村
田畴蕴生态巧思 乡土融低碳智慧
初入西柏店村,“会呼吸”的菜园惹人驻足。食用菊花大棚里,滴灌系统精准送水,替代漫灌;营养土培育的菜苗少了化肥,多了土香。
村内清洁能源悄然改变生活:天然气灶台取代烟熏火燎,太阳能板将阳光转为电力。循环利用更显巧思:玉米秸秆还田、粪便还园,保洁员上门垃圾分类,让废弃物重获价值。在这里,低碳融入种植、生活、能源各角落,乡村正是践行“双碳”目标的广阔舞台。
良庄子村
科技助绿色生根 村民共绘低碳画卷
步入良庄子村,“垃圾分类积分兑换”与“文明创建积分”制度亮眼。保洁员每日核查村民垃圾分类情况并发放积分,村民可凭积分兑换日用品。这一机制点燃了村民环保热情,让低碳行动与生活所需相连,使环保从口号化为日常自觉。
实践团开展“低碳生活小课堂”,先分发宣传海报,再为30多位村民通过讲解搭配低碳大富翁、垃圾分类等互动游戏普及知识;赠送小礼品时,众人笑意中,低碳理念如种子扎根。
此外,实践团参观了智能育苗工厂、垃圾分类驿站和污水处理厂。智能育苗工厂里,多种苗种茁壮成长,通风与温控系统精准调控环境,工作人员称后续将引入潮汐式灌溉技术提升高效性与低碳性;垃圾分类驿站集中处理全村垃圾,从源头筑牢环境防线;污水处理厂净化污水,处理后可用于农田灌溉,为生态闭环扣上关键一环。
吉卧村
从污水治理到环境共治
低碳路上的寸步坚守
吉卧村是实践最后一站,村民用朴素行动诠释对低碳的坚守。调研从“河边清理”开始,实践团与村民一同拔除杂草、捡拾垃圾,让人明白“低碳”不只是高端技术,更是每个人的环境责任。
正值“五好两宜”和美丽乡村项目建设,吉卧村的新污水处理厂、便民服务中心及智慧产业融合园正加紧施工。虽暂未见到大规模低碳技术,但村民对环境的珍视、对“干净生活”的追求,本身就是鲜活的低碳实践。这让人深切体会到:低碳从不是“少数人的技术秀”,而是“多数人的行动力”,点滴坚守都在为乡村绿色未来添砖加瓦。
实践感悟
乡村零碳的核心
在“人”与“土”的共生
四天平谷之行,实践团对乡村零碳有了新认知,乡村零碳从不是技术堆砌,而是“人”与“土”的共生——尊重土地规律、激活人的动力,方能让绿色发展落地。返程时田埂玉米长势正好,恰似乡村零碳事业,虽需时日,却满是希望。
青衿实践团的探索不会止步。他们将分享这些乡土经验,带着认知参与更多乡村绿色建设。真正的乡村振兴,是让土地更有活力、村民更有干劲,让每份对环境的珍视,都结出可持续发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