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至8月底,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碧水红心 绿绘乡村” 硕士生团队两度前往平谷区镇罗营镇张家台村,深入开展水土治理和休闲旅游品质提升调研,为乡村振兴精准把脉、献智献策。
01乡村振兴 初探美丽乡村张家台
7月4日上午,第一批调研的同学来到张家台村后,立即开展工作,他们在驻村第一书记和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范立朝的带领下,对村域的分布、气候特点、支柱产业、村民年龄结构、贫富差距以及人文特色进行了初步了解。带着对最美乡村张家台的初印象和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农村、如何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向往这些问题回校进行思考,为后续展开工作打下了基础。
乡村振兴专题
02红色引领 理论与实际同频共振
8月27日,在张家台村村委会,一场热烈的思想碰撞座谈会拉开帷幕。村支部代表深情分享当地建设与支部发展的宝贵经验,从基层治理的智慧到生态护村的实践,每一个故事都饱含着浓浓的乡土情怀。学生支部成员则结合自身支部建设情况和实践内容,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畅谈思考与体会。学生代表的发言引发强烈共鸣,让理论学习不再空洞,而是紧密与乡村实际相结合,真正做到了落地生根。
乡村振兴专题
03实干为先 摸清水土情况的家底
座谈会后,团队迅速切换到 “实干模式”,针对张家台村水域治理展开攻坚。他们走遍水库集水区、岸坡、道路边坡,通过实地测量与村民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详细记录沟蚀、滑坡和崩塌的分布与强度,成功揪出侵蚀物质的 “源头”,全面摸清水土流失情况。
同时,团队在林地、草地、裸地等不同地块进行土壤采样,测定土壤渗透率、田间持水量、有机质含量等关键数据。有机质作为土壤水库的 “海绵体”,这些数据将为当地保水护土提供重要依据,助力张家台村筑牢生态根基。
04科学谋划 为乡村旅游开良方
不仅如此,团队还运用科学指标为张家台村乡村旅游 “提质” 出谋划策。他们测水质、算森林覆盖率、监噪音值,以 “水质达标率”“森林覆盖率 GIS 数据” 等为亲水活动安全和生态度假体验提供量化证明。此外,团队还查特色食宿认证、统计游客生态修复参与人次、计算商户本地采购占比,从 “吃住在地” 的品质提升到 “责任旅游” 的落地实施,再到对乡村振兴的直接贡献,每一项数据都为乡村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
前后两批次的调研活动,是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全程协调和村两委干部的全力配合下开展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范立朝更是将自家经营的农家院免费提供给同学们住宿,为调研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
接下来,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研究生团队将根据调研情况,有针对性地制订张家台村旅游品质提升规划,为张家台村的未来发展勾勒出更加美好的蓝图。相信在北林学子的努力和各方的共同协作下,张家台村必将在水土治理和乡村旅游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