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花园村庄建设专题培训班走进峪口镇,以实地观摩、现场研学的形式,深入东樊各庄村与西营村两个“百千工程”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示范村、北京花园乡村建设首批试点村,解锁乡村从“环境美”到“生活美”的蜕变路径,为全市花园村庄建设汲取“峪口经验”。峪口镇党委书记王斌、副镇长王雪涛参加。

北京花园乡村建设立足镇域和村域两个尺度,从乡村绿色基底、资源质量、林荫花景、乡愁特色、生态惠民、景观持续6个方面明确建设要求与标准,形成“游园广场”“主街与小巷”等9类建设模式。峪口镇东樊各庄村、西营村不仅绿化美化基底良好,更凭借突出的林业特色产业,成为花园乡村建设落地实践的鲜活样本。

东樊各庄村

西营村

东樊各庄村/以“林”为基,,绘就“百千工程”示范村“乐养康”共建图景

培训期间,东樊各庄村党支部书记王玉奇围绕“打造新时代富春山居图”主题,分享了该村作为“百千工程”示范村的“花园村庄”建设经验,为参训人员提供了可参考、可复制的实践思路。

东樊各庄村依托千亩龙源森林公园、集体林场等优质林地资源,培育赤松茸、中草药、香椿等特色产业,为“百千工程”示范片区建设与花园乡村建设筑牢生态与经济双重根基。围绕“打造未来花园乡村新样板”目标,村庄将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与花园乡村建设一体推进,更把“生态惠民”理念落到实处。充分发动村民力量,让乡亲们全流程参与公共区域绿化美化设计,还向村民赠送苗木和花架,激发大家自主建设美丽庭院的热情。

在具体建设中,东樊各庄村遵循“林荫花景”“乡愁特色”要求,公共空间采用硬质空间与绿地嵌套结合的设计,让景观小品与自然环境协调互补。宅旁绿化则尊重村民意愿,提供个性化种植方案,既提升村民自发维护的积极性,更呈现出“一户一景一画卷,移步换景画中游”的诗意风貌,让“乐居、康养、安康”的乡村愿景与“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生活体验同步落地,为“百千工程”示范片区建设注入鲜活动能。

图片

西营村/以“果”为魂,激活“百千工程”示范村数字乡村“美丽动能”

地处峪口镇中部的西营村,是“百千工程”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示范村、国家数字桃园标准化示范区、“一村一品”示范村,也是花园乡村建设中“资源质量”与“产业融合”的典范。凭借未来果园、耘远农场等智慧果业产业园,以及“甜那溪桃”“佛见喜梨”等知名品牌,将数字农业特色与花园乡村建设、“百千工程”示范片区建设深度结合。

建设过程中,西营村既对照花园乡村建设要求挖掘村史文化、果品文化,融入公共绿地景观设计,打造兼具乡愁记忆与产业特色的打卡点,也注重“生态惠民”与村民参与,通过发动乡亲出谋划策、参与设计,凝聚共建共识。在生态优化上,增种低维护乔灌木与多年生蜜源植物,丰富景观层次,在功能升级上,增设多功能空间满足泊车、休憩等需求,更让3278平方米花园式建设区域内的50余种花木果树,成为村民“开窗揽绿、启帘见花、举步摘果”的日常。如今,曾经的废弃坑塘变四季水塘,杂芜树林成儿童乐园,闲置空地改林下停车场,“飞线入地”“空调外挂机美化”等细节,让“百千工程”示范村的颜值与质感双提升。

随着两村生态改造完成投用,村民们已切实享受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美好生活,这既是北京花园乡村建设落地的成效体现,也是峪口镇依托“百千工程”推进花园村庄建设的生动成果。

下一步,峪口镇将持续深化“百千工程”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与花园式村庄建设,推动其与文明城区创建有机结合,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全力绘就“景美、村美、人更美”的绿美乡村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