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东高村镇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启动以来,南宅庄户村立足本村实际,聚焦农村环境治理中的痛点、难点问题,以“靶向发力、精准施策”为原则,探索出一系列贴合村情、务实有效的治理路径,在改善村容村貌、提升村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为全镇环境整治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 “南宅庄户经验”。

破解老龄化劳动力困境,田间地头送服务

南宅庄户村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能够参与田间地头环境服务的力量有限。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村“两委”班子主动作为,从“减轻村民负担、提升治理效率”出发,在农林废弃物处理环节创新服务模式。村里不仅支持承包方购置了1台固定在植物场的秸秆粉碎机,还额外添置了 1台可移动的田间粉碎机,专门为村民提供 “上门粉碎” 服务。如今,村民田间的秸秆、枯枝等农林废弃物,只要符合还田条件,专业操作人员便会带着移动粉碎机到田间地头现场处理,实现“即产即碎、直接还田”,既避免了村民自行搬运的二次劳动,减轻了老年村民的体力负担,又能让秸秆快速转化为土壤养分,有效提升耕地肥力。对于地形复杂、无法开展机械化作业的地块,村“两委”干部与包片网格员则主动靠前,逐户动员村民自觉将农林废弃物运至村里的集中植物场。经过统一粉碎处理后,这些废弃物会被加工成有机肥,目前已有不少村民主动将这些“绿色肥料”运到自家承包地,实现了农林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形成了“整治—利用—增收”的良性闭环。

签订承诺书强约束,地力补贴 “挂钩” 环境责任

为从源头杜绝农林废弃物乱堆乱放、露天焚烧等问题,南宅庄户村创新推出“地力补贴 + 环境承诺”联动机制,将村民的环境责任与切身利益紧密结合。在每年村民登记地理补贴的关键节点,村里同步组织每户村民签订《环境整治承诺书》,明确约定“三不两要”责任:不露天焚烧农林废弃物、不将废弃物堆放在田间地头影响邻里生产生活、不破坏田间环境;要主动将废弃物运至指定植物场、要积极配合村里的环境整治工作。承诺书明确规定,若村民违反上述约定,经核实后将自动放弃当年的地力补贴资格。这一“硬约束”不仅让村民对环境整治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更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理念转化为村民的自觉行动。自机制推行以来,南宅庄户村田间露天焚烧现象基本杜绝,废弃物乱堆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田间地头呈现出“整洁有序、绿意盎然”的新景象。

网格员 + 保洁员 “搭档”,协同治理无死角

在村庄环境日常维护中,南宅庄户村打破“各自为战” 的治理模式,建立“网格员+保洁员”协同工作机制,明确分工、压实责任,形成环境治理的“合力”。村里要求网格员在日常巡查中主动承担白色垃圾捡拾任务,一旦发现路面散落垃圾、沟渠漂浮物、公共区域杂物堆积等问题,第一时间与保洁员沟通对接,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并及时处理。为避免推诿扯皮、等靠观望的情况,村“两委”还定期组织网格员与保洁员开展联合培训,强调“环境整治没有旁观者”的理念,明确双方“目标一致、责任共担”—— 无论是网格员发现的问题,还是保洁员日常作业中遇到的难点,都要做到“不回避、不拖延、共同解决”。如今,在南宅庄户村的街头巷尾、田间沟渠,总能看到网格员与保洁员并肩作业的身影,村庄内外环境整洁度大幅提升,整体视觉感官更舒适,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也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持续增强。

下一步,南宅庄户村将继续巩固环境整治成果,不断优化治理举措,以“百日攻坚”为起点,推动环境治理从“集中整治”向“长效保持”转变,为东高村镇建设 “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