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从源头上化解电动自行车安全风险,进一步压实经营主体责任,马坊镇市场监管所组织召开电动自行车经营主体警示教育暨新国标宣贯会,推行“学、考、评、查、改”五步工作法,构建全流程监管闭环,切实筑牢群众出行安全防线。

01以“学”为先,强化思想防线

会议坚持“以案示警、以学明规”,通过剖析非法改装电池、加装车架等典型案例,深入阐释违法后果与法律责任,推动经营者由“被动知晓”转向“主动遵守”。同时,围绕《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24)关键参数,如铭牌、整车质量、塑料占比等进行解读,明确2025年12月1日后销售车辆均须符合新标,严禁以“爆改”方式违规清库存。

02以“考”为镜,检验学习成效

为避免学习流于形式,会后立即组织闭卷考试,内容涵盖新国标要点、违法案例及主体责任,重点检验对“五改五售”等禁止性规定的理解。考试结果既反映学习实效,也为后续精准监管提供依据。

03以“评”促深,扫清认知盲区

考试结束后,执法人员现场批阅并集中评讲,将考场延伸为“二次课堂”。针对蓄电池编码溯源意义、非法改装界定等高错题知识点,进行错题拆解与政策重申,帮助经营者明晰合规边界,让政策真正“入脑入心”。

04以“查”为剑,斩除风险隐患

执法人员随即开展现场检查,重点核查是否存在“五改”行为及“五售”环节违规,细致查验进货与销售台账,强调蓄电池唯一编码的记录要求,确保产品来源可溯、去向可查,堵塞违规电池流通漏洞。

05以“改”为要,形成管理闭环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台账不完整、信息不规范等问题,现场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时限与标准,并实施跟踪复查,推动“学、考、评、查”成果切实落地,引导经营者将合规要求转化为日常自觉。

下一步,马坊镇市场监管所将持续巩固“学、考、评、查、改”工作成效,对电动自行车领域违法行为坚持“零容忍”,全力维护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