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社区垃圾分类实效,营造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建兰社区积极探索并建立健全以“三查一监督”为核心的常态化检查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凝聚多方力量,共同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落细落实。
一、强化日常巡查,夯实管理基础
社区将长效管理机制建设放在首位,为每个垃圾分类桶站明确专人负责。社区网格员与环境委员每日对责任桶站进行巡查,重点关注桶站半径三米范围内的卫生状况。巡查过程中发现的环境卫生问题立即清理,遇到垃圾满冒、桶身标识不清或损坏等问题,则第一时间通知物业公司进行处理,确保问题得到快速响应与解决,共同维护桶站及周边环境的整洁有序。
实施定期抽查,压实领导责任
社区领导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的实际成效。社区书记、副职干部采取不定时方式,直接深入各桶站进行不定时抽查。掌握日常管理状况,及时发现潜在问题,督促相关责任人员履职尽责,并将抽查结果作为改进工作的重要依据,持续提升小区垃圾分类水平。
落实专项督查,推动问题整改
对于上级部门,特别是镇级领导在督查中指出的问题和不足,社区高度重视。依据下发的整改清单,社区迅速组织力量,明确整改时限与标准,集中进行专项整治与提升,着力补齐工作短板,消除薄弱环节,确保各项要求整改到位,推动社区整体垃圾分类水平迈上新台阶。
鼓励居民监督,引导全民参与
社区充分认识到居民参与的重要性,积极拓宽监督渠道。鼓励和引导居民在主动进行垃圾分类投放的同时,对发现的不分类投放、桶站设施缺失损坏、周边环境卫生脏乱等问题,及时向社区反馈。倡导居民成为社区环境的“监督员”和“当家人”,共同抵制不规范投放和乱扔垃圾行为,形成“社区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良好氛围。
多方协同各司其职,凝聚垃圾分类合力,为确保机制顺畅运行,社区注重能力建设与协同配合。一方面,组织对网格员、分拣员、保洁员等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业务能力。分拣员现场指导居民正确分类,保洁员负责桶站周边日常清扫,物业公司则承担桶站维护、更换、清运等日常运营保障。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志愿活动,招募志愿者通过入户宣传、现场引导等多种形式,普及分类知识,规范居民投放行为,有效带动了居民从“要我分类”到“我要分类”的积极转变。
通过构建并有效运行“三查一监督”机制,建兰社区初步形成了责任明晰、检查到位、整改迅速、监督广泛、协同有力的垃圾分类工作新格局,为持续改善社区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