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初,北京迎来了一场罕见的秋雨。连续三天的降雨打破了1951年以来10月上旬的持续时间与累计雨量纪录。雨水冲刷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也考验着基层社区的应急响应能力。尽管夏季时社区已对漏雨点位进行了全面检修,但极端天气仍让个别点位出现了新问题。在这场秋雨的深夜,一场关乎居民安全的紧急行动悄然展开。
10日22:00多,甲25号楼的一位居民通过微信向包楼网格员发来求助信息:楼顶天井因持续雨水渗漏,积水甚至蔓延至楼道电表箱,导致家中跳闸断电。秋夜寒凉,黑暗中的居民焦急万分,更令人担忧的是,电表箱进水可能引发漏电风险。消息传来,社区工作人员瞬间绷紧了神经 —— 涉及用电安全,一刻都不能耽误。
社区立即启动应急机制,第一时间联系供电部门的24 小时维修专班。不到半小时,检修人员抵达现场,打着手电筒在雨中排查线路、检测电表箱。雨水持续敲打着楼顶,检修人员沉着冷静,先精准定位漏电点位,再采取临时绝缘措施。23:00刚过,跳闸问题便成功解决,居民家中恢复正常供电。从接到求助到化解危机,全程仅用一小时,居民跟社区网格员和抢修师傅连连道谢。
险情虽暂时解除,但社区的工作并未止步。次日清晨,工作人员再次联系防水维修师傅,直奔楼顶天井现场。经过仔细勘查,师傅在原有防水层基础上加铺新材料,并将天井四周彻底密封,确保再无渗漏隐患。
这场秋雨中的紧急处置,只是社区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从深夜的供电检修到次日的防水加固,背后是社区对居民安全的高度责任感。雨过天晴,楼顶新铺的防水层在阳光下泛着微光。在平凡的岗位上,他们用行动诠释着“为民服务” 的初心 —— 无论风雨何时来临,守护从不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