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平谷区人才咖啡日暨第八届“创业北京”创业创新大赛农业中关村青年人才创业在平谷大赛总结会举办。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二级巡视员刘小军,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处副处长、二级调研员张晓明,北京市就业促进中心三级调研员田顺增,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立权,平谷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玉兰,副区长刘琳,区政协副主席王红艳出席。

赛事成果丰硕,创新活力迸发

大赛共吸引180个创业项目报名参赛,数量创历届新高。赛事紧扣平谷区“高大尚”发展定位,在原有赛道基础上增设农业食品科技、宠物经济两大特色赛道,推动创新方向与区域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经过多轮评审,共评选出51个获奖项目,涵盖智慧农业、合成生物、AI+宠物健康、新能源农业食品科技等前沿领域。其中,一等奖3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9个,一批技术含量高、产业契合度强的项目脱颖而出。

项目签约落地,加速成果转化

活动现场举行多轮签约仪式。国家(中关村)火炬科创学院农业科技产业基地、平谷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马昌营镇政府分别与多模态中草药智能除草机器人、碳重生农业废弃物创新解决方案、“小红爪”宠物生命全周期服务平台等项目签约,通过“政企产学研”协同联动,将赛事成果从“创意方案”转化为“产业实体”。部分项目实现校地合作落地,为区域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强化专业支撑,护航创业成长

活动现场正式授牌成立平谷区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该中心将在北京市知识产权局指导下,整合专业服务资源,围绕知识产权布局、转化与保护等关键环节,为创业企业提供全流程服务,助力企业筑牢技术壁垒,提升核心竞争力,为项目长远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与专业支撑。

深化协同联动,构建创新生态

在人才咖啡日交流论坛环节,政府部门、专家导师、金融机构与获奖项目代表开展面对面交流,围绕政策支持、技术指导和融资需求等进行深入对接。多方协同模式有效打破了资源壁垒,延伸了服务链条,推动平谷区创新创业服务实现从“办一次赛事”到“育一片产业”的升级,确保“发掘—培育—赋能—转化”的创新闭环持续运转、发挥长效。

近年来,平谷区持续打造“创业在平谷”赛事品牌,累计吸引超千个项目参赛,推动上百个优秀项目落地,带动就业超万人。通过优化赛道设置、完善服务链条、强化政策支持,逐步形成“以赛选项目、以赛聚人才、以赛促产业”的良性创新机制。

下一步,平谷区将继续锚定“高大尚”发展方向,全力构建“爱才、懂才、聚才、兴才”的全链条人才生态,推动更多创新成果在平谷落地生根,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中关村”建设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