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墙画多有设计感!以前路过这儿就是个普通楼角,现在倒好,在家门口就能拍好看的照片,每天遛弯看见都觉得赏心悦目。”

近日,滨河街道的两处微小空间悄然变身,成为居民口中的“高颜值打卡地”宜心社区3号楼角楼,披上立体画“新衣”,建西社区和悦嘉园西门外的普通泵房也因三面彩绘“焕新颜”原本或斑驳或冷清的角落,如今不仅赏心悦目更成了邻里互动的新纽带。

宜心社区的楼角立体画,把“文化+商业+社区生活” 的巧思藏进了画面里。下方巨大的“书籍地景”像是建筑变成一座打开的城市书房,大桃指向“平谷桃乡”的在地IP,小提琴与跃动的五线谱由建筑转角“穿墙而出”,购物袋、“SHOP”等元素把文旅、商业与日常消费嵌入画面,云端女孩与信封、彩虹等梦幻元素,传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不远处的建西社区泵房,也凭借三面立体彩绘“出圈”。3D立体效果让画面跃然墙上,市民互动拍照时,仿佛置身画中场景。原本功能单一的泵房,经艺术改造后焕发新生,不仅为社区增添了艺术气息,更成为居民和游客沉浸式打卡、记录美好的网红地标,为城市角落的微更新写下生动注脚。

微小空间改造既要“好看”,更要“得民心”。在立体画方案初步确定后,滨河街道并未“一厢情愿”推进,而是第一时间启动“入户听声”行动。工作人员逐户走访宜心社区楼内68户居民,用“拉家常+讲方案”的方式,详细说明立体画的主题、尺寸及安全保障措施,发放纸质意见征集表、开通线上反馈通道,确保居民声音被听见。

立体画不仅掩盖了原楼角的墙面斑驳问题,还让原本冷清的角落变得生动鲜活。如今,每天都有居民带着孩子拍照,周边社区居民专程前来打卡,甚至有自媒体博主主动拍摄“社区微改造”主题视频,让立体画成了社区的“流量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