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文明城区,根基在基层,服务在群众。近年来,平谷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将“三下乡”活动与创城工作深度融合,推动文化、科技、卫生等优质资源和服务下沉基层,通过常态化、精准化、多元化的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得实惠、享便利,为文明城区创建注入温暖底色与持久动力。
卫生下乡暖民心
健康守护零距离
健康是群众幸福生活的基础,也是创城工作的重要民生指标。平谷区医院聚焦农村群众“看病远、挂号难”的痛点,在大兴庄镇东柏店村开展多学科联合义诊,12个科室的专家以“线下精准诊疗+线上便捷服务”模式,提供一对一诊疗咨询、用药指导、血糖血压检测等服务。活动服务150余人次,让腿脚不便的老人无需奔波就能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科技科普下乡启智慧
赋能成长助振兴
科学普及是提升全民素养、建设文明社会的重要举措。熊儿寨中心小学联动多方资源,打造了气象讲座、科技大篷车、科普共读系列活动:区气象局老师带着百叶箱、温度计等仪器现场实操,让学生直观学习气象知识;区科协“科普大篷车”让学生们在动手操作中感受科技魅力;“书香平谷 科普共读”活动则让孩子们在阅读中萌发科学探索的种子。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球物理研究生党支部在黄松峪中心小学举办了“李四光讲科学”品牌系列科普活动,博士生讲师通过案例分析、模型演示,讲解地质灾害防护、火星探测等前沿知识,还与学生共读李四光著作,传递爱国奉献的科学精神。活动后建立常态化科普育人机制,让优质科教资源持续滋养乡村学生成长,为基层培养创新后备力量。


技能下乡强本领
赋能增收促发展
提升群众技能水平,既是助力个人成长,也是夯实文明创建的民生基础。市区总工会联合金海湖镇,举办手机微视频创作培训,近60名工会会员、企业职工、社区工作者等沉浸式学习账号搭建、内容定位、视频剪辑等技能,课程紧密贴合乡镇宣传与文旅推广需求,帮助学员掌握新媒体技能,既助力个人职业发展,也为家乡推广注入新动力。


平谷区妇联联合专业家政公司走进王辛庄镇,邀请资深讲师围绕产妇伤口护理、新生儿抱姿、科学喂奶、吐奶急救等核心技能,通过“理论讲解+手把手实操”的方式教学,60余名妇女学到专业护理知识,既满足了家庭照护需求,也为灵活就业增添底气。接地气的技能培训,让群众在“学本领”中增强获得感,为文明城区建设凝聚起巾帼力量。
文化法治下乡树新风
文明素养共提升
文明乡风、法治观念是文明城区的重要内涵。平谷区坚持文化惠民与法治护航并举,让文明新风浸润基层。黄松峪乡敬老院里,平谷区文化馆的文艺志愿者带来歌曲、舞蹈、戏曲等精彩演出,悠扬的旋律、经典的选段让老人们乐在其中,在欢声笑语中感受文化温暖,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

%20 %20 针对老年人群体的法治需求,平谷区司法局走进绿谷新苑社区开展孝老敬老法治宣传活动。工作人员结合真实案例,解析养老诈骗常见套路,讲解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使用方法,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份,现场解答法律咨询10余人次,让法治精神融入基层治理,为文明创建筑牢法治根基。
从医疗健康到科技科普,从技能提升到文化法治,平谷区的“三下乡”活动早已成为全方位、多层次的基层服务体系。这些活动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以常态化开展为落脚点,既解决了基层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也凝聚了人心、弘扬了新风,让文明创建的成果真正惠及每一位群众。
未来,平谷区将继续深化“三下乡”活动内涵,整合更多优质资源,创新服务形式,推动医疗、科技、文化、法治、技能服务常态化、精准化下沉,让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以扎实的民生成效为文明城区创建赋能,让文明之花在基层常开常艳。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39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