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日前召开,北京6个城区、57个村镇、142家单位、22户家庭、18所学校受到表彰,极大鼓舞了首都各界和市民群众文明创建热情。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赋予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创建与城市高质量发展,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北京努力建设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首善之城,扬新风、聚民心、惠民生。以《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实施为抓手,开展“文明驾车礼让行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等专项行动,推动公共文明意识和健康生活理念融入百姓生活;持续打造“北京榜样”金字品牌,通过榜样示范、文明引导,不断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养;创新搭建“创城+热线+网格”联动机制,以文明城市创建为支点,撬动城市治理体系的深层变革……扎扎实实的文明实践,推动着首都精神文明建设走深走实走新。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今天的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思想的引领、文化的滋养、精神的支撑。北京作为首都,作为展现当代中国精神风貌的重要窗口,理应在提升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上走在前列。时代的重任,特殊的使命,无不要求北京继续坚持首善标准,进一步培育向上向善的社会风气。
从善如登。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尤须找准方法、久久为功。要坚持正向引导,深入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擦亮“北京榜样”金名片,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推动全社会崇德向善蔚然成风。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化不文明行为综合治理,持续加强《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法规宣传教育,将文明行为促进与城市治理、社会治理深度融合。要坚持协同联动,各区各相关部门单位履行好责任,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工作合力。当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在深入开展,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一线,广泛听取意见,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推动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展现新气象新变化。
人民群众始终是城市文明的创造者、传播者和守护者。对先锋模范的最好致敬,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最好支持,就是见贤思齐、从己做起。每一份美好而朴素的文明力量,都将进一步提升大城北京的人文底色和城市气质,为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凝魂聚气、强基固本。首都“文明指数”“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也将回馈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
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持续推进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首善之城建设,走好超大型城市文明建设新路径,文明之花将更加绚丽多彩,引领北京走向更加光明灿烂的明天。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