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上午,北京市海淀区上地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在“清河之州”举办了垃圾分类主题的城管开放日活动,向过往市民宣讲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推动居民个人自觉守法意识及垃圾分类习惯养成。同时,对社区垃圾分类驿站的四色垃圾桶分类情况开展检查,结合以案释法的方式向社区群众进行宣传提示。

上午9时30分,执法人员在“清河之州”的小广场上搭建起城管服务台,现场为过往的居民讲解了《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实施意义以及违反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的处罚案例,并对居民的提问进行了解答。现场群众积极响应,赵阿姨是居住在附近社区的一位居民,她热心的介绍她们所在的社区垃圾分类做的特别规范,“垃圾分类实行四周年了,大家的分类意识已经深入人心。我们都是在家里就把垃圾分好后再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里。”市民李先生也表示,“垃圾分类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不仅是让垃圾合理分类有了再利用的机会,更是对下一代产生了长远的影响”。活动结束后,执法队员在现场向群众发放了印有垃圾分类的小礼品纪念,进一步加深了开放日的宣传效果。

随后,执法人员来到“万树园”小区,重点向前来投放垃圾的社区居民就“生活垃圾分类个人处罚案例”的违法行为及处理结果、违法依据和处罚依据进行了详细告知讲解,结合对发生在身边的典型案例的诠释,让群众对《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有了更深的了解。“我在做饭的时候就会把厨余垃圾单独放在一个垃圾桶里。前来投放垃圾的过程中如果看到有人没有按照规定投放,我也会及时帮助他们正确分类。”李阿姨说道。

在对社区垃圾分类驿站的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向驿站管理员强调,在居民进行垃圾投放的过程中要及时提醒大家进行垃圾分类,做好督导检查,同时要保证桶身干净整洁,不要有冒桶现象并配合做好每日垃圾清运工作。此外,执法人员还特别印制了“ 曝光警示 以案说法 生活垃圾分类个人处罚案例”海报张贴在社区垃圾桶站,要求管理员重点提示前来投放垃圾的居民仔细阅读警示案例内容,让大家将生活垃圾分类的理念铭记于心。

据了解,自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条例》实施以来,万树园小区在区、街各相关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工作,采用13小时不间歇监督的形式,确保每次垃圾在投放时都有人指引和监督。

下一步,海淀区城管执法部门将继续认真梳理总结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四年来的有效做法,推广宣传警示案例,按照全市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整体工作部署,重点把“城管进社区”助力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一步做实做细,让广大居民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