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物复苏的春天,不仅大自然换上了新装,我们的身体也渴望着一场由内向外的焕新之旅。健康睡眠成为了我们焕发活力的关键。本期“V蓝北京”带您一起探寻春天的睡眠秘籍,助您每晚酣然入梦,在每一个清晨醒来时都能元气满满!
春睡诗韵:生机与情思交织
孟浩然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绘出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春日清晨画卷;罗贯中借诸葛亮之口吟出“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尽显诸葛亮在草堂生活中的那份闲适与豁达;王安石写下“午枕花前簟欲流,日催红影上帘钩。窥人鸟唤悠扬梦,隔水山供宛转愁”,透出淡淡的忧愁与情思。
这些关于“春睡”的诗句,不仅是诗人对春日生活的生动描绘,更是他们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它们或描绘春睡的宁静,或抒发春睡后的情思,或展现春睡时的周遭景致,每一句都散发着春天独有的诗意魅力。
春睡困扰:季节交替眠易浅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刚进入春天,气温逐渐回暖,可不少人却被“春困”缠上了身。其实,“春困”是人体对季节变化的一种正常生理反应。
春天,人体的阳气正处于升发阶段,体表血管扩张,更多血液流向体表,相对供给大脑的血液减少,加上新陈代谢开始加快,身体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极易使人产生困倦、乏力、精神萎靡的感觉。而且春天的昼夜时长变化,昼渐长、夜渐短的自然节律改变也会影响人体的生物钟机制,使得身体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于是“春困”便悄然袭来。
除了“春困”,季节交替还常引发睡眠变浅的问题。许多人发现,在这个季节,自己的睡眠质量变得不稳定,容易出现易醒、早醒、入睡困难、多梦等睡眠困扰。春天空气中的过敏原增多,如花粉、尘螨等,一些过敏体质的人更容易出现过敏反应,如鼻塞、流涕、皮肤瘙痒等,这些不适症都会不断干扰睡眠,让我们难以拥有高质量的睡眠。
春睡秘籍:调和身心助好眠
《黄帝内经》中提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遵循这古老的春日养生智慧,寻觅一剂调和身心的良方,便能拥有香甜安稳的好眠。
01 遵循作息规律
“夜卧早起”强调顺应春天的自然规律来调整作息,宜早睡早起。春天阳气升发,夜晚最好在23点前入睡,以养阳气,早晨可以适当早起,让身体与自然界的阳气升发同步苏醒。这样不仅能提高睡眠质量,还能使人体在白天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02 增加适度运动
“广步于庭”提倡在春天进行适度运动。在晴朗的白天,进行户外散步、慢跑、游泳、瑜伽、太极拳、健身操等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改善睡眠。在睡前,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身体拉伸动作,如伸展手臂、转动腰臀、屈伸腿部等,放松肌肉,缓解疲劳,让身体和精神进入更加放松的状态。
03 调节舒适状态
“被发缓形,以使志生”描述的是一种自我放松、舒缓身心的状态。在清晨,可以披发梳头,舒缓身心压力;穿着一些宽松舒适的衣物,减少身体的束缚感;保持心情舒畅,有利于肝气疏泄,促进身体健康。在睡前,可以通过泡脚、听舒缓的音乐、香薰疗法等方式帮助放松神经,调节身心更快适应睡眠状态。
04 调和睡眠环境
保持室内环境的整洁和空气的清新,营造一个舒适宜人的睡眠氛围。在春天,室内温度一般保持在18℃- 22℃比较适宜,选择透气性好、柔软舒适的床上用品,在夜间入睡前尽量降低卧室的声、光污染,为睡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健康睡眠自我评估|
✦有规律的睡眠作息
✦躺下30分钟内能顺利入睡
✦青少年儿童睡9-10小时
✦成年人睡7-9小时
✦老年人睡6-7小时
✦夜醒不超过2次
✦深度睡眠占20%-25%
✦白天精神状态佳
春日美好,始于好眠。在这充满希望的季节,依循自然之道,悉心调和身心。让健康睡眠为您的生活注入活力,尽情拥抱春天的蓬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