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海淀区委宣传部自3月起精心策划并启动了“文化进社区”行动。

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充分利用99项市级单位文明实践项目、58支市级单位志愿服务队伍等宝贵资源力量,开展实践活动进社区、文明倡导进社区,以及“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活动,致力于打造市民群众身边的精神加油站,共同推进美好家园建设。

五月风暖,文明旅游“说”与“行”

5月28日,暖风拂过清河街道领秀硅谷社区,一场别开生面的文明旅游宣传实践活动在此温馨启幕。

海淀区文明旅游宣传队队长高玉红老师,不仅带来了自身志愿服务中的暖心故事,更将文明出行的知识娓娓道来。居民们围坐一起,时而专注聆听,时而会心微笑。大家纷纷分享自己旅途中的文明小贴士,气氛热烈而融洽。

社区30余名居民在轻松愉快的交流中,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文明旅游不仅是一种素养,更是我们每个人可以践行的责任,要做文明旅游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六月初夏,“礼”仪课堂润心田

6月6日,清河街道当代城市家园社区迎来了“文明礼仪进社区”主题活动,为居民们带来一场生动的文明素养提升课。

海淀区文明礼仪志愿服务队的菊轩老师,以自己多年的丰富阅历为切入点,结合国际礼仪规范,用生动有趣的语言、鲜活真实的案例,深刻阐述了礼与尊重、关系、秩序之间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

20余名社区居民踊跃参与,在互动中体会“礼”的精髓。现场学习气氛热烈,居民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要将所学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让文明礼仪在举手投足间自然流露,争做文明礼仪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仲夏实践,文明交通与防震减灾

6月15日,清河街道智学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一场干货满满的文明交通、防震减灾安全知识讲座吸引了众多居民热情参与。

海淀区“共筑交通文明线”志愿服务队队长钟競涛老师,结合近期高温、暴雨等极端天气频发背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真实案例,让居民深刻认识到防震减灾的重要性。在专业讲解环节,居民们全神贯注,不时点头记录。

随后,互动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钟老师将课堂“搬”到户外,现场演示安全绳的多种实用打结方法。

“双平结牢固易解,适合捆绑固定物品;渔人结承重强,常用于连接两根绳子;八字结操作简单,是逃生绳结的首选……” 钟老师一边讲解,一边用粗绳反复演示,并逐一说明每种绳结的适用场景。居民们纷纷上前,在钟老师的“手把手”指导下,笨拙却认真地尝试着打结,现场充满欢声笑语。

更有趣的是,“交通安全科普知识·标识猜猜看”环节,社区工作人员在公园广场布置了20余块交通安全标识展板,涵盖“禁止通行”“注意儿童”“限速标志”等常见标识。

居民们或三五成群讨论,或驻足凝思猜测,猜对的欢呼声、猜错的惋惜声此起彼伏,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文明交通和安全出行的意识悄然扎根心田。

文明之火,海淀常燃

从文明旅游的倡导,到文明礼仪的浸润,再到安全知识的普及,海淀“文化进社区”行动的脚步从未停歇。

每一次活动,都是一次文明的播种;每一次互动,都是一次心灵的靠近。

海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将继续加大资源统筹力度,充分调动全区1700余支志愿服务队伍的力量,让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明实践活动深入基层社区,努力将“精神加油站”建到市民家门口,让文明之花在海淀这片沃土上绚烂绽放,为共建共享美好家园注入源源不断的文明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