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城区文明办
时间:2021-11-03近日,在牛街钢院社区,被街坊们称为“宝藏空间”的便民服务中心成为西城区便民新业态。作为西城区16家“第三空间”的典型代表,曾经“黑暗潮湿”的地下车棚摇身变为一站式公共服务空间,获得广大居民认可。
“钢院是典型的老旧小区,社区老年人占比七成多,居家生活服务需求强烈,目前的15项居家服务都是在居民议事会的基础上响应需求开展的。”空间运营负责人介绍。空间原址是钢院社区的地下停车棚,占地面积五百多平方米。腾退后成为建设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的首选,北京阳光菜到家商贸有限公司历时三个多月翻新“修补”了地下空间,尤其重点“织补”了社区便民服务功能。该负责人说,像街坊在家门前最常需要的家政、助医配送、修补等服务,目前都打一个电话就能搞定。空间开设的便民储物仓受到好评,“很多街坊都反映说家里的物件没地方存放,匹配居民实际需求我们开设了储物仓。”
十月,天宁寺周边与广外车站西街的第三空间也将对外开放。半年多来,钢院社区第三空间内,社区会客厅、民情聊天室、共享交换市集等更具温度的邻里活动轮番上演。空间还融入社区治理,建立党员先锋服务站,设置爱心捐赠站点,对接社区就业超市,扩展消费扶贫特色空间,受到社区居民好评。
数据统计表明,目前全区建成“第三空间”共16处,实现街道全覆盖。西城区自2018年以来创新提出“第三空间”,这种便民新业态因为居民好评而推广开来。“第三空间”旨在为居民营造集约化、融合化的街区生活服务与公共交流空间。通过原址转型升级、利用疏解腾退空间、引导传统商业转型社区精致生活服务中心等多种模式,创新打造社区居民在家庭、工作场所之外的生活服务空间,设置邻里交流、社区会客、便民微仓储、养老、托幼、文化、养生、家政等多业态服务内容,拓展便民网点的综合服务场景与功能,实现多样化、可定制的服务。同时集成共享快递柜、健身房、儿童游乐区、阅读室等,打造社区共享生活空间。
“推进生活性服务业网点建设,新建20个便民商业网点”是区商务局2021年度为民办实事清单项目。2021年以来,根据百姓需求,西城区新建和提升生活性服务业网点24个,完成全年任务指标120%,基本便民商业服务功能社区覆盖率全市第一。
下一步,西城区将在社区生活服务业“全覆盖”“品质优”的基础上,全力开展整体布局设计、高品质商业业态引进、高品位服务资源配置,持续提质升级。突出打造“小而美、小而精”新形象,因地施策,培育社区生活服务网红店(街区),推动社区商业业态转型升级,实现“品质+品味”双提升。在内外部环境,绿化美化、文创设计等方面,进行全行业全空间整体打造。提供沉浸式、有温度、更美好的社区生活新体验。突出配置“精准、个性、全面”服务新供给,积极引导居民参与共治共建共享,全面精准对接需求,实现健康、休闲、阅读、文创、养老、托幼等多业态社区服务融合拓展,全力打造社区美好生活圈。(北京西城报 宋红英文 闻昭摄)
(责任编辑:王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