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跋山涉水 长城情怀扎根于心

●人物介绍

于海宽:延庆区博物(文物管理所)副(所)长,自2007年参与长城保护相关工作以来,先后参与长城野外查、长城保护规划实地测量、长城保护行动等项目。十六年来,他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守在延庆区长城保护工作的第一线,为延庆区长城保护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做出了应有贡献。曾连续四年荣获“延庆县文化委员会先进工作者”“北京最美文物守护人(长城)”称号。

●人物专访

对于普通人而言,长城是“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名胜,是“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的古迹,但对延庆区文物所副所长于海宽而言,延庆长城是一本厚厚的,哪里的墙体损毁严重、哪里的敌台需要修缮、哪里的城堡还需要加固,他都一清二楚。

2007年,20岁的于海宽成为一名长城保护人。16年的坚守,他带领团队一起完成了延庆区内500余处长城文物资源复核及调查,让延庆的长城保护工作从传统方式变成现代化科学保护。

1.jpg

◆用脚丈量“长城长”

2007年,为进一步摸清长城的保存情况,国家文物局组织长城沿线各地开展长城资源调查和认定工作,延庆文物所承担了延庆辖区内的长城调查工作。延庆境内的长城分布复杂,且大多处于人迹罕至的深山峻岭之上。作为延庆县长城查小组二组组长,于海宽不但要承担查过程中摄像、测绘、记录等专业工作,还要负责联系向导,协调当地相关部门,解决队员们吃穿住行等问题。

当年11月,查组来到延庆县四海镇石窑村,准备对东路边进行查。四海镇距延庆城区大约50公里,山路崎岖,仅每天往返就需要大约两个小时。为了不影响工作进度,于海宽就带领组员住在查目的地附近老乡家中,经常一住就是一个礼拜。家里不满周岁的孩子发高烧,老父亲生病……即使面对种种困难,于海宽也没有耽误一天长城查工作。

2.jpg

“当时长城查工作可以说是困难重重。”当时的情景,于海宽至今记忆犹新。人迹罕至的山路杂草丛生,为了开路,大家得随身带着镰刀等工具,把脚扎透的情况也不少见。运输方面更是个难题,长城基本都在山脊上,而且大部分处在无人区,不具备交通通行条件,物资只能靠人或是牲口肩挑背驮。两年的长城野外调查,于海宽带领延庆县长城查小组的二组队员,无惧严寒和酷暑,跋山涉水,徒步穿越了形制多样、地形复杂的南山路边、东路边、多处隘口和烽火台。延庆县重的设备,往返于延庆各地上山下山的荒郊野路,这样的路于海宽走了数千公里。其间,他拍摄长城视频资料近20小时,为延庆区长城查工作的圆满完成,取得“全国文物先进县”称号立下了汗马功劳。

此后数年,于海宽带领测绘院学生完成了“延庆县长城城堡”的实地测绘工作,参与了八达岭镇石峡村的长城保护行动,带领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延庆电视台、中国青年报、北京晚报、延庆报等多家媒体完成延庆长城相关的实地拍摄和采写工作。

长城“活起来”

在于海宽看来,对长城的保护不止于建筑本身,要让长城“活起来”,更需要挖掘、传承、发挥它独有的文化和价值。

2018年,于海宽开始担任延庆区文物管理所副所长一职,担子更重,责任更大,但早已扎根于心的长城情怀,促使他时刻关注着长城的保护利用。2019年,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北京市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为契机,延庆区发布《延庆区长城保护利用三年行动计划》,文物保护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对于开始全面主持所里工作的于海宽而言,探索延庆区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新理念和新方法,为长城保护利用、发挥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开启新篇章,成为了他日思夜想的新课题。

3.jpg

于海宽的敬业和创新,让北京建筑大学建筑遗产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北京长城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汤羽扬印象深刻。“不只是长城,对于延庆各类文物,海宽都是尽心竭力地研究保护。更可贵的是,他很有想法。特别是对一些工程的保护技术,他都会结合自己的想法和创新,提出很好的建议。”汤羽扬说。

这些年,为了做好长城保护工作,于海宽和众多长城保护人穿山入林、爬坡过坎,一步一个脚印,蹚出了长城保护的新路子。而十六年前奔走在勘路上,那个身形轻快的帅小伙儿已两鬓霜起。但在长城的过程中,于海宽收获了更多的成熟和稳健。如今,他依然保持着以往的工作节奏,在山间和办公室两头奔波,“要把长城保护得更好一点,它们留存得更久一点。”(延庆区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