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新求变 打造少儿图书特色品牌

【人物介绍】

刘卫弘: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总编辑、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投身出版事业28年,曾获北京市“四个一批”人才、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行业领军人才、北京市新闻出版和版权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其策划出版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儿童文学经典作品集》,聚集了五代70位儿童文学作家的70部作品,由世界各国优秀插画家为之配图,建立了成规模的原创儿童文学产品线,为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儿童文学原创出版积累了宝贵作家资源。策划出版的《发现中国印记》《图解长卷中国科技史》等多部少儿图书获得省部级以上图书奖项,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及北京市宣传文化引导基金资助项目等。

【人物专访】

1995年,大学毕业的刘卫弘意气风发,来到当时的北京出版社应聘,从此与出版结下不解之缘。弹指间,28载岁月如流云般飘过,他组织策划的《发现中国印记》《新中国成立70周年儿童文学经典作品集》《北斗牵着我的手》《瓦屋山》等图书成为图书榜单上的热销经典好书,同时,文史类图书也成为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特色“名片”。

图片1.jpg

文史类少儿图书如何做出品牌?这些图书对于儿童成长有什么意义?在电商利润挤压的大背景下,如何带领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闯出”一条新路?在出版道路上,刘卫弘的思考从未停止。

图片22.jpg

【初衷:让中国孩子更懂中国历史】

“作为中国少年,只有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才会对‘家国情怀’四个字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作为历史学专业毕业生,刘卫弘深知历史之于个人、民族乃至国家的重要性。在他看来,年幼的孩子读方志敏的故事,能读懂他的气节,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必然会产生更多的思考和新的认识。“读历史是对自我精神的提升,文史类图书对于少年儿童来说,不仅能增长见识、陶冶性情,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而这,也是他深耕儿童出版事业许多年的初衷。

图片33.jpg

在文史类少儿图书的策划上,刘卫弘也颇有心得。他认为,从儿童本位角度出发,此类书籍可分为漫画、儿童文学、图文故事等不同表现形式。如儿童文学类作品,胜在以跌宕起伏的情节、引人入胜的场景、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吸引孩子,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熏陶孩子;漫画类作品,更为轻松易读,让孩子在放松的状态下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

【求新:科技赋能让阅读“悦”读】

“以前的少儿历史读物一般是黑白两色,纯粹以讲故事为主。现在孩子们的审美习惯、阅读习惯都在改变,因此我们少儿文史类图书在编辑体例、板块设计、呈现形式等方面下了更多功夫。”除了在文史类选题上下功夫,这些年,刘卫弘不断尝试以新技术为图书赋能,让孩子爱上阅读。

2017年,他在审读《天工开物》时,被这本“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所触动。《天工开物》记载了多项世界领先的技术,在17—18世纪风靡海外,书中所记载的造纸术更是缓解了当时欧洲出现的造纸业危机,“中国古代有那么多伟大的科技发明,有没有可能做一本给孩子看的中国科技史书籍?”

彼时,市面上专门讲述中国科技史的少儿书籍较少,AR技术也刚刚运用到纸质图书出版之中。刘卫弘大胆创新,将枯燥、晦涩的科学知识用极具中国古典风格的白描手绘图呈现出来,还通过AR等新技术,将文字和平面图画不易表现的科学原理、技术和工艺流程等,以三维模型和动画的方式进行呈现,大大增强了与纸质图书的交互体验。同时,他邀请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孙小淳担任书籍主编,精心打磨图书品质。2019年,这本由他策划的《图解长卷中国科技史》成功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并且因为新颖有趣的呈现方式、干货满满的历史知识,成为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精品力作。

图片44.jpg

除此之外,刘卫弘还在图书中创新融合了音频、视频等不同技术手段,不断提升少儿图书的阅读体验。近年来,他组织策划出版了《发现中国印记》《熊大叔文史》《雨燕飞过中轴线》《写给孩子的世界遗产》等备受小读者欢迎的图书,将文史类图书打造成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的一张特色“名片”。

变:练就“火眼金睛”适应行业变化】

一本好书,只是内容好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被更多人知晓、阅读。作为出版行业的一位“老兵”,刘卫弘不仅练就了一双可以预判图书销量的“火眼金睛”,还为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打造了一套“独门销售秘籍”。

刘卫弘回忆说,1997年,他进入出版行业的第二年,就被借调至发行部做发行业务,从那时候起,他便养成了跑书店的习惯。那些年,刘卫弘把北京各大新华书店、西单图书大厦、王府井图书大厦、各类民营书店全都跑了个遍。每次去书店,他都能跑出第一手的内部进销存数据,对本出版社各类图书的发货情况摸个“门清”。与此同时,他的入门老师杨良志带着他读《全国新书目》,了解各类新书上市信息。通过比对各类数据,刘卫弘不断总结,慢慢地摸索出每类图书的市场销售周期及规律。只要新书上市,他就能够根据同类图书的数据,预判出新书的市场销售周期,为出版社的图书选题策划提供重要参考。

2007年,刘卫弘调至少儿图书事业部,策划改编的首部作品便是一套50余册的大部头。由于前期资金投入较大,销量却是未知数,刘卫弘心里多少有点忐忑。新书上市的第一个周末,他特意跑到书店,了解到图书销量达到了自己预期,结合长期摸索的规律,他判断这套书一年能卖四五万套,后来果然成真。

图片5.jpg

然而,随着各项新技术、新概念的不断涌现,刘卫弘发现,仅靠在传统发行渠道磨炼出的“火眼金睛”还不够。于是,在巩固京东、当当、博库网等传统电商渠道的基础上,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也尝试短视频电商、新媒体、社群营销等不同渠道的建设,通过微信、微博、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推广扩散新书信息,加强与目标读者的多媒体互动,随时跟进读者的阅读感受。

在新技术影响下,读者的消费模式不断变化,出版行业的销售模式随之改变,尤其是平台电商、短视频电商的折扣力度远高于实体书店,加上盗版书籍的冲击,出版社的利润空间在不断被压缩。如何在逆境中寻找出路?刘卫弘经过长时间的市场跟踪调研,制定了“图书独家定制”策略,即与各地书店合作,通过独家定制书籍,拓展销售渠道。现如今,定制图书已成为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稳定的利润来源,同时把一本本定制好书带到了更多中小城市。

从编辑到管理者,从普通读者到知名出版社总编辑,刘卫弘把对文史的热爱、对工作的热诚投入出版业之中。面对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局面,他善于抓住新的技术手段赋能图书出版,打造了文史类少儿图书这一特色“名片”,带领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