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区域特色,优化调整校内优质教育模式,统筹运用丰富的地区教育资源,发挥教育合力育人效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一、挖掘校外优质教育资源,画出“双减”最大同心圆
(一)走出去,校外资源注入育人活力
学校围绕大事、结合日常,将家国、社会、生活,每天、每周、每个节点贯通起来,构建、完善学校“六气”学子(正气、大气、锐气、才气、朝气、神气)培养体系。
1.实践周的“多彩”教育。学校依据重大教育主题定期开展为期一周的综合实践活动。学校挖掘整合区域内外革命文化教育资源,集中开展红色实践周活动。立足生态文明教育,开展绿色实践周,走进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延庆博物馆等,感受绿色发展理念,了解城市发展脉络,参与生态环保活动。
2.主题日的“点滴”教育。利用时间节日节点开展教育。国际档案馆日、清明节徒步祭扫等,感受国家富强与时代变迁。站立首都少年先锋岗。特别是传统志愿服务--妫水母亲河走河志愿服务活动,学校于2013年成立了“河小青”志愿服务队,学生徒步开展垃圾清理等活动,9年来从未间断,徒步约1260公里,参与人数达4500余人。
3.冬奥会的“冰雪”教育。延庆四中确立冰雪冬奥教育主题,本着知行合一的原则,一方面培养一批上冰上雪的优秀学子,一方面由专业教师开设冰雪讲堂课程。开设冰雪实践周,冬奥会举办期间,学生共青团员深入开展“见字如面,对话冬奥”书信主题教育活动,得到澳大利亚、加纳、秘鲁等国家运动员和缅甸、津巴布韦等留学生志愿者的回信。
(二)请进来,各界人士助力学生成长
引进社会资源,邀请社会各行各业优秀工作者,走进校园,开展“六气”学子讲堂。邀请红色宣讲员开展“六气”红色教育讲堂,邀请市、区级德育教研带头人及心理团队开展“六气”心理与青春期讲堂,邀请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法治支队工作人员开展“六气”法治讲堂,邀请冬奥工作者、北京榜样获奖者等到校开展教育,多元化全方面培育卓越人才。
(三)定住心,家校社合作强化育人合力
学校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在家长委员会基础上,建立完善包括公安、法院、卫生疾控等8个部门相关负责人在内的共育委员会,多方面助力学校服务学生。同时,设立校外文明辅导员,形成更广泛的未成年人保护关爱、教育帮助和监督指导力。
二、提升校内教育供给能力,找出“双减”最大公约数
(一)自理自信搭建学生自主平台
构建学生自主发展四级平台,即:课堂学习上讲台、学校活动有展台、竞技比赛上舞台、设计策划到后台。 “双减”实施后,学校在中午时段进行“三区”建设,即安静区、运动区、展示区。午休过程更自由选择。
(二)多元激励引发学生自我成就
构建“六气”学子激励机制,主要包括:规范行为、志愿服务、活动赛事、挑战自我等7项内容,构建起学生一日在校学习、生活过程管理的奖惩机制。围绕学校校训,创设“六气”学子奖——崇德奖、博学奖、创新奖、发展奖,四个奖项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不同发展方面,让榜样与学校办学理念一起生动、鲜活起来。
(三)日常教育关注学生点滴成长
集中开展“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质量”,把班级建设的所有内容和职责分解到每一名学生,让学生参与班级内所有的事务。让每一个孩子在班级、年级、学校三个层面上找到归属感,增强责任感,提升荣誉感。
关注每一位学生,将学生放在心上,不断提升工作水平,以应有之为、应尽之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办让学生家长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