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升社会体验程度,朝阳团区委自2019年推动开展朝阳区学校社会工作项目——“校园解忧杂货铺”,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对全区在校学生,特别是处境困难的学生提供的专业服务,为学生提供一种有利于学习的环境与条件,使学生获得适当的心智与行为发展,以适应现在以及未来的生活。
一、活动内容
本项目以协助学校提高未成年学生发展质量为总体目标,以帮助学生正常的学习和健康成长为目的开展服务。自2019年起,朝阳区学校社工根植朝阳区本地文化,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即个案方法、小组工作、社区工作,借助戏剧治疗、社会心理治疗模式以及人本主义治疗模式先后在安民学校、金地实验学校、劲松六中,以及电气工程学校分别开展主题式到场服务和驻校工作。根据各驻点学校的需求、特色,以“危机干预+生涯规划”为核心理论,开展“青春期生命教育、自我效能感、人际交往、情绪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维权服务 ”六大主题服务,并根据各校具体的德育工作制定有针对性的驻校服务计划。为朝阳区本地提供多元、创新的学校社会工作。
二、具体措施
1. 社工站提供咨询疏导。本项目在学校中设立了社工站,社工定期进入学校社工站为学生提供日常的心理咨询与疏导工作、进行紧急事件的危机干预工作并在此期间搭建出校园危机干预工作机制;同时配合学校开展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完善学校的教育教学体系,为资源相对紧缺的打工子弟小学、工读学校以及中职类院校提供教育公平的机会。
2.广播站开展健康宣传。本项目在校园内利用学生的课间休息时间开展校园广播站活动,以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结合学生喜爱的热点话题为核心进行广播,并配合校园社工站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工作,形成呵护学生心理健康的线上+线下合力。
3. 规划课推动三方联动。学校社工团队设计研发面向中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并通过持续调整完善课程体系,逐渐形成了面向不同学龄段、不同认知水平、不同实习阶段的科学、有效、形式多样的职业生涯规划内容,帮助中职类院校实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从无到有的突破。并充分调动校园内外已有资源,发挥各个系统的功能,为学校引进优质丰富社会资源,促进家-校-社三方联动。
4. 项目制强化能力提升。学校社工面向校园中较为优秀的学生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能力提升服务,利用已有学生组织以及校园志愿服务项目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形成一批社会适应能力较强、思想觉悟较高、自我管理与能力提升意识较强的学生领袖群体。
三、活动成效
一是通过及时为学生提供心理疏导及维权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学生冲动性行为以及极端行为的发生。二是通过开展监护政策教育宣传,有效促进了家校互动。三是积极引入校外资源,面向中职类学校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等,丰富学校生活,促进教育平等。项目自开展以来,共计开展社会工作专业小组工作24期(146场)、专业个案工作33例(307次跟进)、主题宣传活动68场,共计服务4181人次。在项目开展期间,学校社会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共青团》杂志2022年·总496期增刊发专题报道本项目,学校社工团队先后接受《青年说》广播节目、《凉子访谈录》《中国青年报》等各类媒体采访和专题报道,形成了良好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