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区委教育工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精心打造“青少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品牌。
一、做法成效
房山区青少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以下简称“青马工程”)以区校两级中学生业余党校、少年先锋团校为主阵地,自1993年启动实施以来,连续30年不间断,房山区委教育工委始终把“青马工程”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长抓不懈,累计培养学员6.4万余名。
2022年,房山区委教育工委进一步完善培养机制、规范培养模式、优化课程设置,用好用活红色资源,将红色教育融入“青马工程”培养全过程,全系统42所中学团校累计3500余名学生团员参加学习培训,用红色基因铸“青马”之魂。
二、创新之处
强机制,党团队一体化推进。坚持“党管青年”重要原则,注重“青马工程”为党育人的政治功能,以大思政格局创新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青马工程”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各学校党组织加强组织领导,提高重视程度,把“青马工程”纳入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总体部署,结合中学生年龄特点,统筹设计,分类组织,一体推进。健全团队衔接培养机制,探索推进“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与“青马工程”有效衔接,不断完善共青团、少先队激励体系。
重示范,市区校三级联动。“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2022年房山区青少年马克思主义者工程暨第三十期房山区中学生业余党校第十一期少年先锋团校暑期培训,为600余名学员精心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式区级培训平台,探索构建“1+12+N”培训新模式,开辟“云讲堂”“云团建”““云沙龙”等12个云端课程,通过名师讲座、课题研究、青马沙龙等,取得了良好的培养效果和社会影响。加强基层共青团组织建设,把“三会两制一课”的要求贯穿全年,42个校级党团校定期组织学习培训,积极选派优秀团员参加市区级党团校培训。
求实效,打造红色教育课堂。以“学”为重点,传承红色基因。聚合各领域优势思政师资,开设《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等课程,通过理论授课、现场教学、影片观看、基地参观等多种形式,让学员在学党史、知党情的基础上,感悟红色文化,坚定红色信仰。以以“悟”为关键,传播红色火种。通过红色人物寻访活动,学员积极寻访家乡老党员、退伍军人等历史见证人,挖掘他们的先进事迹,整理访谈实录,自觉讲好红色故事。通过“青马学员说”等宣讲分享,打造精品微团课。通过“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等主题演讲,唱响爱党爱国的红色主旋律。以“行”为落脚,践行红色精神。通过参加志愿服务、文明实践等,将青马课堂延伸至日常学习生活中。有的学员积极争做家乡防疫的义务宣传员、监督员、战斗员;有的学员主动加入学校“团员先锋岗”,积极服务学校发展;有的学员积极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投身创城志愿服务……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影响和带动更多青少年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三、经验启示
实践证明,青少年学生聚集在“青马工程”大课堂,学习党的知识、聆听党的教诲、倾诉爱党情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辐射影响全区8.6万余名中小学生。在青马工程的培养下,来自北京小学长阳分校郭曦泽同学和北京四中房山分校杨皓麟同学荣获第十三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和第十六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铜奖,房山区“青马工程”得到中国教育电视台、学习强国、教育头条、北京电视台等众多媒体关注报道,扩大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
房山区委教育工委将推动“青马工程”持续深化改革,加强对42个校级“青马工程”的指导和督促,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资源共享,挖掘本土红色文化,改进课堂授课方法,提升理论育人效果,着力培养造就更多信仰坚定、能力突出、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青少年马克思主义者,全面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