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民族小学参加少先队活动和座谈会,并在此向全国少年儿童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6字要求——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这是海淀区民族小学的巨大荣耀,更是学校独特宝贵的德育教育资源。为牢记总书记嘱托,铭记光荣校史,深入挖掘宝贵的教育资源,民族小学继续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将每年5月定为“德育特色主题活动月”,并不断创新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一、牢记嘱托,勇担使命,精心设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课程
围绕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引导未成年人向善向上,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学习和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学校按照“高立意、重内涵、见行动”的工作思路,秉承五育并举、整合资源、全员参与、考量学段的原则,注重学生的实际体验和收获,精心设计出“牢记嘱托 从小做起——总书记来过我学校”特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系列课程。
二、挖深做实课程资源,便于学生听懂理解,学以致用
立足校本素材,打造学校特色教育实践活动资源。
1.召开《牢记嘱托 从小做起》线上特色教育活动启动仪式 20分钟视频。
2.提供 2014年5月30日《新闻联播》13分钟视频。
3.拍摄《足迹,习爷爷来过我学校》总书记在民小重要场景故事13分钟视频。
4.原创校本思政课程:中国教育电视台名师课堂“同上一堂课”——《时刻准备着——习爷爷的嘱托鼓舞着我》20分钟视频。
5.创编《牢记嘱托 从小做起——重走习爷爷之路》画册。
6.研发德育校本手册《民小故事》《民小校园》。
7.研发各年级配套《学习任务单》。
三、丰富主题教育内容,拓宽实践活动渠道
1.召开启动仪式:向学生介绍活动的过程和意义,激发参与兴趣,在校园中营造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月的热烈氛围。
2.观看《新闻联播》:重温总书记到校参加活动的情况,感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
3.重走总书记路线:组织学生按照总书记来校路线重走校园,亲身感受总书记到校发生的故事,感悟国家领导人对少年儿童的期望,激发自身的光荣感和自豪感。在2022年疫情居家学习期间,学校还推出线上版本《足迹·总书记来过我学校》。
4.观看思政课程:通过观看校本课程《时刻准备着——习爷爷的嘱托鼓舞着我》,使学生了解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对16字要求的解读,深入领悟内涵,并把其作为今后的学习生活的重要指导。
5.写信汇报成长:毕业生向总书记写信汇报成长收获,由少先队大队整理后以挂号信方式邮寄习近平总书记办公室。2018年五(8)中队曾收到总书记回复勉励语,使全校同学备受鼓舞。
6.开展入队仪式:每年的5月30日(即与总书记来校参与少先队活动日子的同一天),组织一年级新队员举行入队仪式,让每一届新队员都感受到光荣感和使命感。
7.阅读学习资料:编写《牢记习爷爷的嘱托——总走总书记之路》画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童谣》《民小校园》景物介绍等德育读本,丰富学生学习内容,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学习,也使此次活动承载更多教育内涵。
8. 填写学习任务单:为了照顾每学段学生的学习方式、理解程度和情感表达的特点,学校分年级拟定课程目标、活动内容,制定学习任务单来承载学生的学习成果,如一年级同学的一项任务是书写入队申请,表达自己加入少先队的强烈愿望,为即将加入少先队组织而做准备;三年级同学的一项任务是完成学校方位图熟知总书记来校路线和过程,在德育教育中体现了多学科融合;六年级同学的一项任务是查找其他场合总书记对青少年提出的要求,思考国家未来发展人才需要,写下自己的奋斗志向,培育家国情怀。
9.总结宣传展示:学校推选优秀学习成果,利用广播、展板、公众号、评优等形式进行活动总结反馈,引导学生见贤思齐,相互学习。同时再一次感受总书记对少年儿童的殷切期望,从小要树立远大理想、立足当下、勇于追梦。
四、从小做起,快乐成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成效显著
注重学生的实际体验和收获,充分体现德育特色主题活动月的综合性、实践性、教育性。学校特有的教育资源分学段、分梯度、可操作、创新性地不断挖深做实,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施加影响,以主题教育实践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在学校里展现出一种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氛围,多彩的民族,给孩子一个多彩的童年,陪伴着孩子多彩快乐的成长。
落点小,做法实。学校深挖课程资源,拍摄场景故事短片,重走总书记路线,创编画册,研发德育小本手册,写信汇报成长等,加强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乐观进取精神在校园的传播,从小做起,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努力“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争当“新时代好少年”成为民族小学的共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