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用好烈士褒扬红色资源 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红色资源是中国最鲜活的历史教材,要发挥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的优势。坐落在怀柔区北部深山区的道德坑红色体验基地自2017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用好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讲好革命烈士故事,培植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怀为重要使命!
一、活动内容
怀柔区宝山镇道德坑村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1946年6月-1949年初,冀察热辽军区后方医院二部设在道德坑村,老百姓组成担架连,用担架抬着白河阻击战、土木阻击战等冀热察战役、平津战役中受伤的战士来到这里。道德坑村先后收治伤员3万余人,当时,小小山村出现了“家家是病房,户户住伤员,人人当看护”的景象。由于条件极其简陋,缺医少药,牺牲在道德坑村的革命烈士达3000多人,至今仍有625名烈士长眠于弘德烈士陵园中。
该基地共有十余处纪念建筑物:弘德烈士墓区、烈士纪念碑、烈士浮雕墙、弘德烈士陵园展馆、冀热察后方医院遗址、农户病房旧址、牌楼、忠魂亭。遗址建筑依山傍水、松柏相依、庄严肃穆。道德坑红色体验基地先后被评为北京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京市级廉政教育基地、怀柔区国防教育基地、怀柔区党员干部教育实践基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坐拥的冀热察军区后方医院遗址、农户病房、原烈士墓区的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活动方法
道德坑红色体验基地按照“课堂讲授+故事讲述+模拟体验+情景教学+社会实践”五位一体的活动方法,推出了“十个一”的体验活动,即听一次讲解、学一次战伤救护、抬一次担架、体验一次行军、破译一次暗号、模拟一次战斗、祭奠一次革命烈士、观赏一部红色情景剧、唱一次红歌、吃一次军餐。为青少年讲述道德坑村群众救死扶伤、拥军支前的红色故事,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让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受到红色精神洗礼,旨在引导青少年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在配合北京市疫情防控政策下,本年度实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除现场参观和体验外,还利用网络媒体平台,从5月-9月开展了四期红色“云游览”活动,通过直播的方式分期为观众讲解了弘德烈士陵园展馆、烈士墓区、烈士纪念碑、冀热察军区后方医院、农户病房等内容。怀柔区宝山镇小学于今年9月1日的开学典礼,组织师生一起观看了道德坑红色体验基地“云游览”之《让娘再送你一程》情景剧,由道德坑村村书记高国民讲述了那段红色历史,让学生们增强对本地红色历史故事的了解,学习革命先辈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此外,每年的清明节,宝山镇小学也会组织学生赴道德坑村的弘德烈士陵园,开展敬献鲜花、默哀等祭奠活动,目的就是要增强青少年的仪式感和使命感,从而坚定新时代青少年崇高理想信念。
三、活动效果
根据不完全统计,道德坑红色体验基地每年接待约200名的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已经成为宝山镇小学乃至临镇中小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目前,基地不断增强红色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创新主题教育活动形式,输送讲解员进学校做主题演讲,间接推动了红色文化资源进校园、进课堂的进程。基地希望通过开拓红色教育范围,帮助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确保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