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园小学为门头沟区一所普通小学,现有教职工117人,在校生1723人。

“百行以德为首”。育园小学立志教育,目的就是培养身心健康的合格公民。对于小学生而言,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在某种意义上比教会他们知识更为重要。一年来,学校深化立志教育办学特色,不断积淀党建文化、管理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堂文化、家长文化,努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具体措施

(一)五育并举,提升学生素养

1.组建心理教师团队,开设三、四、五、六年级健康自我管理课程。依托心理项目及特殊教育学校资源做好学生个体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做好家长的心理培训和心理工作坊工作。通过“亲子课程”“心语小屋”“夸夸我自己”“周末心语大讲堂”等活动,让学生学会感恩,与爱同行,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提高自身心理素质,进而关爱他人,关爱社会。

2.组织主题实践活动。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激励广大少先队员的爱国情感,丰富线上学习活动,学校举行以“红领巾心向党”为主题的线上亲子诗歌朗诵。活动不仅促进了亲子关系,还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朗诵的乐趣和诗歌的魅力,更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心与自豪感,让爱国情怀在孩子心中落地生根。

3.多彩体育活动。12月23、24日,育园小学三百余名学生参与了“一起向未来 共燃冬奥梦”滑雪实践课程,共迎冬奥会的到来。学校于5月24日—27日举行以“运动吧,少年!“为主题的线上体育嘉年华,带领全体学生一起快乐运动,“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二)落实双减,提升课程课堂质量

1.课后服务课程化。为了更好的落实市区教委“5+2”双减政策,我们不断丰富课程内容,拓展课程路径。由“扬长”到“普及”,由“拓展”到“特色”,学生不断转换,力求课后服务课程“清晰、有序、可控、质量”,对课后服务课程进行了再调整。紧紧围绕“学、玩、辅、做、炼”研究课后服务内容,把“看”课后服务,转变成“上”课后服务,将课后服务内容课程化。形成一班一个菜单的课后服务课程菜单,逐渐开发和践行“玩·课程”“辅·课程”,让课后服务有趣、有用、有效。

2.打造精品课程。学校坚持做好做精入学课程和毕业课程。一年级新生及家长通过入学课程的教育和实践,熟悉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了解学校课程,认识各学科教师,融入集体学习和生活。入学一个月后向家长汇报孩子入学以来的学习成果,以孩子们喜欢的方式向幼儿时期的自己告别,愉快地进入自己的小学时期。毕业课程是一个综合课程,凝练的是学生六年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毕业课程从实施到汇报,要经过一个学年。学年末,以课程汇报的形式举办毕业典礼,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成长,懂得感恩。

3.线上教学共成长。自5月5日起,学生居家学习,我们再次开启线上教学工作。在校长的引领下,我们一直对疫情进行研判,提前规划线上教学工作,制定工作方案。2022年线上教学采取直播+的教学方式,即语数英学科采取线上直播,其他学科采取视频链接学习+课堂答疑的方式。

活动效果

1.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提升思想,锤炼品格。使未成年人在参与中获得切身感悟,促进身心健康,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

2.在课程课堂中参与体验,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劳动意识,更多地使用文明用语。通过课程实施让学生增强自信,懂得感恩。

3.在活动中小手拉大手,促进家校协同工作,校内教育延伸到家庭教育,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更好地促进学校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