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通过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引领学生在传承红色基因的过程中逐步达到国家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最终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努力。每一学年,在学校整体主题的氛围中,“一月一话题”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重点工作之一。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定,在常态教育、各项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塑造品格,打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是班级管理工作的主线,并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的“一月一话题”班队会活动体系,在活动过程中促进学生“阳光成长”。
1.月主题纵向关联
经过近两年的探索与尝试,不同学段的各个年级,都在“一月一话题”的实践中逐渐找到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年级特色,各个班级也在统一的月主题下,拥有打造独特班级文化的空间。同时,同一年级在各个月的主题之间,打通了内在联系,形成横向的不断拓展以及纵向的衔接、贯穿,为学生在一个学期内的成长提供更加系统性的计划与方向。
2.年级协作形成系统
经过各个年级的分享、交流,更是挖掘到“一月一话题”的某个主题,在学生不同阶段中能够实现的不同维度、深度、高度,关注不同年龄学生的成长点,同一月主题,可以呈螺旋上升式,多次出现在学生小学六年的月话题中。比如对于“致行”这一月话题,处于低年级的学生,经过一个月的阶段学习与探讨,能够理解并践行“言而有信”、“信守承诺”、“努力进取”等品行及思维品质;中年级学生能够达到“制定计划后付诸行动”、“对己负责”的理解与行动;高年级学生能够形成“全力以赴的付出”、“知行合一”、“有信心和能力肩负起集体共成长的责任”的深度认知与实践。年级之间月主题的融合、贯通,渐渐形成了菜单模式的系统构建,即“一月一话题”各级部主题目录。
3.家校协作共促成长
在学校进行月主题系统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回到家庭中与家庭成员携手,继续月话题在家庭层面的探讨,隔周进行家庭“共话时光”。通过月话题的延伸教育,架起家、校、生三方的沟通桥梁,家校协作,共同以“一撇一捺,大写的人”作为共同的育人目标,以月话题为桥梁,共促学生成长。通过“一月一话题”这一有效的教育载体:坚守把握好教育的底线;坚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培养;对学生远大梦的引领。
身处新时代的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既有对红色基因、优秀传统的继承,也有一些新尝试、探索和发展。紧紧围绕六大途径的德育工作指南,学校逐步在学生层面重点提出的“三个一”,是二小学生的三基色;在教师层面重点提出“全员育德育全人”,使二小教师的底色;在家庭社会层面重点提出“开放、创新、协调、绿色、共享”生态育人发展理念。育好“三个一”,是学校完善发展立德树人教育体系的一份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