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墙下的红领巾成长营”是西城团区委结合新时代我区少年儿童身心特点,专为红墙少年们打造的专属实践活动。截至2022年8月,成长营在西城区5个街道设置线下阵地,以“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为主题,主要围绕政治启蒙、价值观塑造、文化传承、美育提升、国情体验、社会观察等内容开展活动和实践项目,探索构建“五育、六创、百课”少先队校外实践育人体系,并结合街道特点打造“一街一品”,为不同街道的青少年提供有特色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活动内容
西城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结合西城区辖区特色文化,深挖辖区特色和校外少先队成长需求,形成“五育”品牌课程内容。
1.育德·践行红墙意识
充分发挥少先队独特的育人功能,聚焦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主责主业,围绕爱国主义教育,设置特色实践课程,引导少先队员逐步树立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朴素政治情感和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让校外少先队真正成为培养“红孩子”的红色摇篮。
2.育智·提升综合素质
聚焦“口才教育”、“心理培训”、“科创意识教育”,开展口才训练、心理调节、科创实验等实践课程,带动青少年才艺技能提升、联创联享,培养青少年创新学习思维,全方面提升自我素质。
3.育体·增强健康体魄
围绕青少年“体育锻炼”,结合“北京冬奥”主题,带动青少年了解冰雪运动文化,培养运动兴趣,养成“科学锻炼”的好习惯,增强青少年体质。
4.育美·培养兴趣才艺
聚焦西城区特有的“民俗文化”和“非遗文化”,以特色实践课程,带领青少年走访胡同里的名人故居,感悟胡同里的民俗文化,让“乡情、乡愁”从小铭刻在心中。通过沉浸式体验,引导辖区青少年了解非遗文化,培养文化兴趣,以文聚心,争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5.育劳·加强手工体验
以“手工体验”为课程主要内容,定制专属实践课程,引导辖区青少年动手实践,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思维与创新意识进行设计、创造的能力。
活动方式
1.搭建三级运营体系
搭建“区级-街道-少先队员”三级运营体系。团区委统筹谋划,整体把握项目进度。街道与第三方团队协调具体时间和活动场所,负责课程的报名和落地。建立线上社群,每月初发布本月的课程安排,在课程开始前开放报名入口,青少年可根据个人兴趣和时间安排选择课程报名,按时参与活动。及时整理上课过程中记录的影像资料和上课效果,择优发布在社群中展示,方便家长掌握孩子动态,了解活动情况。
2.时间及人员安排
充分利用周末及周中课后时间,在疫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周每个街道开展两次活动,每次活动25人参与,每名青少年每个月参加不超过2场活动,保证课程有足够的覆盖面。在上课前街道协调好相关场地及配套设施,保证课程顺利开展。
3.兼顾课程深度和覆盖广度
在课程形式上,为兼顾教学层面体系化的培力与受众层面广泛性的覆盖,分别设立两大类形式,即培力课程与体验课程。系统化、多课时的培力课程,通过系统化的教学体系,引导青少年掌握课程主题下更多的相关技能与知识。单频次、多内容的体验课程,从青少年的兴趣点出发,覆盖辖区更多青少年的同时,为青少年提供更多选择,助力兴趣培养。
活动成效
“红墙下的红领巾成长营”截至2022年8月在五个街道共开展24场活动,累计720余人次参加,受到少先队员的广泛好评,活动效果良好。“红墙下的红领巾成长营”切实引导少先队员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提升综合素质,提高身体素质,锻炼动手能力,在快乐的氛围中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全面发展,努力成长为合格的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