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区图书馆少年儿童工作部是图书馆对外服务的主要窗口之一,面向广大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免费提供文献外借阅览服务和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阅读推广活动,调动广大未成年读者的阅读积极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引导广大青少年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少儿部年均接待读者约2万余人次,外借图书7万余册次,少儿阅读活动百余场,参与活动人次达到25000人次。

“小小非遗传承人”传统文化阅读体验活动是西城区图书馆少儿传统特色阅读推广品牌活动之一。该项目有专人负责组织策划实施,重点举办时间是寒暑假和传统节日期间。举办前,工作人员都会对活动场地进行精心布置,在非遗项目主题内容、推荐书目和讲师资格审核上做认真细致把关。每期活动我们都有针对性邀请一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先带领孩子们共同阅读该非遗项目的相关图书,讲解相关背景知识,再为孩子们教授非遗传统技艺,带领他们共同完成手工制作。例如在2022年七夕节来临之际,少年儿童工作部举办了“穿针乞巧 编织七夕”少儿传统文化活动,此次活动特别邀请了中国绳 结艺术传承人、全国妇女手工编织协会理事王艳梅老师。30名小读者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共同阅读了《中华传统节日——七夕节》、《民俗民风:中华民俗文化大观》等关于七夕节和纺织工艺相关知识的图书,王老师向大家介绍了传统织布机和编织的知识,讲解了织布机的使用方法,小读者在一丝一缕、一经一纬之间,感受了绚烂丰富的中国纺织之美,领略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活动中小读者还接受了北京卫视的采访,在采访中表达了自己对非遗文化的喜爱和对先人的敬仰,并表示参加图书馆“小小非遗传承人活动”受益匪浅,不仅了解了很多非遗文化知识,更能够亲身体验参与其中,让自己对非遗文化产生了非常大的兴趣。小小非遗传承人每场活动均反响热烈,极大地丰富了未成年人的精神生活。目前已开展的活动内容包括做木板凳、织布、做花灯、剪窗花、捏兔爷、学篆刻、拓印等。该项目面向广大到馆未成年读者开展,活动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劳动美”动手动脑能力,更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达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的目的,增强了文化自信。自2013年举办以来,每年活动不少于10场,年参与人数在500人以上,受到广大读者一致好评。

此项目持续时间长,影响力广,得到了人民网、首都之窗、千龙网、中国图书馆网、中国文明网、北晚新视觉、《北京西城报》、《图书馆报》等多家媒体的广泛、持久关注,以各种形式报道本馆的未成年人品牌活动,起到了良好的宣传和推动作用。不少读者看过媒体报道后,慕名而来,咨询如何参加少儿活动,发展壮大了西城区图书馆未成年读者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