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市中小学生公共安全开学第一课》主题为“大手牵小手,共筑安全梦”,由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市教委、市公安局、市消防救援总队、市气象局和北京广播电视台共同主办,主旨为普及中小学生防灾自救知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树立珍爱生命的人生观和社会责任意识。活动目前已连续成功举办四届,2021年度被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评为“全国优秀少儿节目十佳电视精品节目”。

一、关注“真问题”,聚焦社会安全热点

节目前期通过“北京新闻”公众号进行全市学生、家长的调查问卷,了解需求,提升了制作的针对性。今年节目内容整体划分为“水”“火”“云”“志”四大版块,生动形象对应不同领域安全话题,每个篇章都以热点新闻案例汇编切入,聚焦汛期涉水安全、雷电安全、燃气安全、电动自行车火灾隐患、网络社交安全等社会安全热点,及时有效的提供安全防护知识。

二、传递“真价值”,树立社会责任意识

每届“开学第一课”都设立了主题升华板块,传递正确价值观、树立科学生命观、正确人生观,例如“健康身心 陪伴成长”、“珍爱生命 逆风飞翔”、“身体力行 安全有我”。我们的目的不仅仅停留于科普,呵护学生身体的安全,也注重呵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仅仅呵护每个学生个体的健康,也希望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这是节目的初衷,更是我们的社会责任。

三、进行“真互动”,多样化实验生动科普

节目带领学生走进多家国家级实验室,进行了大型雷电模拟等科学实验,通过“龙卷风模拟演示器”、“特斯拉线圈”等科学装置,进行了自然灾害产生原理展示实验,在专业人员保障下,操作了“电动自行车燃烧实验”、“厨房油锅灭火实验”,通过一系列互动性、趣味性的科学探秘实验,激发青少年主动参与、了解安全避险知识的热情。

四、使用“真测试”,隐蔽拍摄引发真思考

以暗访隐蔽拍摄的方式,记录对十几名中小学生进行的真实“骗术”测试,是几届“开学第一课”屡试不爽的拍摄亮点。本次节目真实展现出了孩子们面对陌生人以各种理由,提出加微信、留下个人信息情况时的反应,由此引发对青少年网络社交安全问题的深度探讨。

五、传授“真方法”,联手科研专家内容权威实用

节目邀请来自安全领域的30余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策划,并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与北京市气象灾害预防中心、北京雷电防护装置测试中心、中科院电子所力学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物理实验室、有色金属研究院电池创新中心等专业科研机构合作,确保内容专业权威,为青少年介绍应对险情、科学避险的实用方法和技能。

六、追求“真实效”,科普教育助力思想道德建设

节目内容贴近青少年,舞台设计突出科技未来感,奇幻靓丽,互动感强、可看性强,融知识介绍与视觉盛宴为一体,融安全教育与社会责任意识思想道德教育于一体,力争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有更多创新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