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广播电视台主办的“我的冬奥梦”冬奥小记者系列活动自2015年申冬奥起连续举办了8年,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闭幕后圆满结束。活动以“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冬奥故事、讲好双奥之城故事”为主旨,聚焦“双奥之城”的办奥理念和筹备、举办情况,以线上节目结合线下活动的形式,为青少年提供记录和传播的展示平台。

一、项目创新性

1、多元形式引领青少年参与冬奥、学习冬奥。系列活动8年来以组编冬奥知识读本,举办冬奥知识竞赛、冬奥和冬残奥项目演讲,探访冬奥场馆,观摩冬奥测试赛等多种形式,向全国青少年普及冬奥知识、理念及奥林匹克精神。

2、赋予小记者的身份,展开对北京冬奥会的记录与传播。活动赋予青少年“冬奥小记者”的身份,以“青春的声音”为突出特点,深入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赛事场馆、志愿者之家等地,让青少年通过线下的实地体验更加深入地记录冬奥,并通过他们平实生动的语言向身边的同学、朋友、家人乃至大众传播冬奥知识和文化。

3、培养青少年对话世界,成为外宣新动力。以“对外讲好北京冬奥故事”为主旨,从青少年的角度发现北京冬奥故事,并由青少年自己用中英日法俄等多种语言向海外受众介绍北京冬奥从筹备到赛后,从场馆到保障服务,从运动员到志愿者等多个方面的动态变化与其中的生动故事。

4、以点到面,增强青少年文化自信,传承中国精神。以北京冬奥为切入点,通过多年来对北京冬奥筹备开展过程的体验和记录,促使青少年也同步学习认知了北京作为首都的建设和高速发展,青少年们在众多亲身参与的国际交流活动中增强了文化自信也更好地学习了中国精神。

5、重培训,搭平台,融合传播展风采。外语广播中心定期对青少年开展中英双语采访技巧及英语表达等业务的专项培训,并在后期邀请青少年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参与内容制作,为青少年的记录和传播搭建更加丰富的展示平台。所有线下活动均通过音频、视频、图片的记录形成在线广播节目和新媒体短视频及推文内容进行立体式呈现,这些内容除在北京市属媒体平台上播出外,也同步在中央级媒体、北京冬奥组委官网及官方微博以及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对外传播。

二、项目成果

1、广播栏目《北京2022》。以全国冬奥小记者的视角,配合冬奥会的筹备工作,普及冬奥知识、传递冬奥精神、介绍冬奥近况,鼓励公众参与冰雪运动。该中英双语栏目共制作播出近150期,并配合推出微信推文的图文内容百余期。

2、《100天100题》系列。与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联合制作冬奥会倒计时100天特别策划,指导全国100名冬奥小记者完成了其中双语冬奥和冬残奥知识讲解系列短视频的拍摄。

3、《冬奥40人40事-小记者的双语讲述》系列。节目采访奥运核心人物,如运动员、奥组委中外籍专家、奥运建设者、配套服务工作人员等,向大众展现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筹备成果;讲述校园冬奥故事及青少年自己的冬奥的故事,以此充分展示北京2022年冬奥会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这一承诺的兑现,共计制作40期融媒体作品。

4、《冬奥小记者专刊》。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和北京广播电视台组编的《冬奥小记者专刊》(中英双语电子刊物),八个篇章呈现了小记者们日常采访制作的130余篇报道。每篇文章匹配对应二维码,可在阅读的同时观看专题视频或收听音频内容。

5、《小记者在行动》系列活动。活动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23个省市地区,8年累计走进全国1000所中小学校,覆盖近500万青少年参与到冬奥知识学习和冬奥项目及场馆体验中,内容包含:冬奥项目宣讲、模拟冬奥会开幕式、场馆探秘、对话运动员及志愿者、丝路大V北京行、一带一路记者探北京等共计线下活动近200场。

三、项目反响

项目举办8年来,社会的参与度及知晓率均很高,由第一年北京一地发展至全国23个省市地区(含澳门)的青少年参与其中,也因此,活动由最初的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主办到2019年起升级至由北京广播电视台和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联合主办,并得到了北京市教委的大力支持。

多年来活动开闭幕式均有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及媒体运行部领导、北京奥促会蒋效愚会长、北京市委宣传部及市教委领导参与并为获奖小记者颁奖。

此外,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还将项目作为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计划活动向国际奥委会及国际残奥委会汇报,得到一致好评,评价项目以语言为桥梁,以冬奥为舞台,让奥运盛会的共享理念和冬奥精神深刻融入青少年的学习、成长和生活,为奥林匹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留下了宝贵遗产。

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冠军徐梦桃也作为活动形象大使,多次参与活动与青少年交流互动,对青少年表现出的活力与专业给予赞扬。

8年后的今天,参与活动的小记者们有新入学两年的小学生,也有已经走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他们表示参与这些活动不仅仅是留下了珍贵的回忆,更为他们的成长道路指明了方向,让他们更加懂得了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