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酷派”志愿服务队基于北京广播电视台卡酷少儿卫视公信力、影响力,以频道忠实观众为基础,组织卡酷官方志愿服务队。队以展示新时代少年儿童参与公益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的风采和精神风貌为目标,引导更多青少年儿童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增强志愿公益服务意识,让“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践行少年儿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并使之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少年儿童在行动中,收获一个更好的自己。

2021年8月至今,共组织青少年儿童开展垃圾分类、公益读书、城市环境保护、偏远小学支教、博物馆公益讲解等各类线上、线下志愿公益服务活动,组织近500名青少年儿童积极踊跃参与其中,影响超过1500名亲友及家庭成员,

1.全媒渠道打造线上+线下志愿服务平台

北京广播电视台卡酷少儿卫视频道官方志愿服务队“卡酷派”,勇于开拓创新,充分发挥自身媒体优势,创新采用线上方式举办,通过卡酷APP+H5互动+卡酷少儿卫视新媒体矩阵+电视大屏端宣传,全面开展志愿活动,让志愿活动成为集招募征集、实践活动、参与互动、风采展示、广泛传播的全方位立体化活动,同时为优秀的青少年儿童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在新媒体+传统媒体的多重助力下,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传播力,线上志愿服务释放效能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2.“1+1+N”小手拉大手模式传播志愿理念

近一年来,“卡酷派”紧跟热门节日、时间节点,有机契合主流青少年儿童教育、志愿活动热点,充分发挥主流媒体自身优势,针对于青少年儿童成长与心理特点定制了众多志愿活动,如:“打卡线上博物馆,对话历史,聆听时代”让青少年儿童在移动端的方寸之间,就能游览各个博物馆,穿梭古今,对话历史,通过青少年儿童自发宣传,传递博物馆的力量;“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争做环保小卫士”充分发挥青少年儿童美育成果,通过绘画、变废为宝、创意手工等方式,传递环保理念;“阅读点亮心灯,卡酷伴你成长”、“体验人生必修课,争当劳动小能手”等主题志愿活动。采取 “1+1+N”小手拉大手的模式(向1名青少年传递向上向善的文化与思想、带动1组家庭、文明整个社区),活动辐射北京市所有城区,单次活动仅在卡酷APP端引发近20000人关注。

3. 针对劳动教育目标,定制主题化志愿活动

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不同学段的学生制定了全新的学段目标,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各学段学生制定了“整理与收纳”“家庭清洁、烹饪、家居美化等日常生活劳动”等学段目标。

“卡酷派”根据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新目标,定制“劳动”主题志愿活动,力求通过本次活动使青少年儿童热爱学习,也热爱劳动,让更多青少年儿童心中“劳动”的种子萌发出小小的芽。

本次活动以受众更为垂直的卡酷APP作为活动主阵地,背靠北京广播电视台卡酷少儿卫视频道新媒体矩阵+传统媒体的有力加持,通过多样化、创意化、趣味化H5互动,发起的线上青少年儿童劳动风采视频征集活动。无形中大大降低了,志愿活动的门槛,使志愿活动的参与者不再局限于时间、场景限制,人人都可以随手完成志愿活动,大大发挥了卡酷APP的优势,有效的提升了传播力与参与度。众多青少年积极踊跃记录着自己烹饪、收纳整理、清扫房间等劳动时刻,分享着劳动的视频,青少年儿童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传递着劳动的理念,让更多人看到了劳动的美。单次活动吸引近千人为这些可爱的少年们助力投票,本次活动使青少年更好地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让孩子在劳动中体验价值获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