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 大视界》栏目是由大兴区融媒体中心和大兴区少工委联合开办的一档少儿广播栏目。近6年来,《小记者 大视界》带领小学生了解家乡、采访基层社会治理、追寻榜样的足迹……2021年底,结合当前疫情形势,为引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栏目推出“《小记者大视界》寻访优秀青年榜样 争做新国门好少年”网络直播特别节目,将大兴区各行各业的青年榜样人物,请到直播间接受小记者的线上采访,引导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活动主题鲜明,引导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向榜样学习。
北京冬残奥会冠军闫卓、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宋薛宣、“枪王之王”陈国韬、“大兴瓜王”宋绍堂、“面人郎”第三代传承人郎佳子彧…………等各行各业青年榜样人物,都被栏目组请到直播间接受小记者的采访。通过聆听他们的故事,青少年感同身受地学习他们对祖国对人民忠诚,心怀理想、执着信念,不畏艰难的精神品质。
二:活动形式勇于创新,以少年儿童为本,网络直播的形式,具有较强的及时性、互动性。
由于疫情原因,寻访活动运用了线上直播的方式,虽然孩子们不能亲临现场,但是栏目组对直播活动进行了精心地编排:在青年榜样讲述事迹的过程中穿插小记者的连线提问,和孩子们线上的互动提问,这些提问在主持人的精心挑选下都和青年榜样的讲述的内容息息相关,兼顾了互动性的同时加深了孩子们对榜样人物背后故事的了解。
为了进一步增强了孩子们的参与感、现场感,直播还设置了有奖问答,在榜样故事讲述的过程中,穿插与榜样事迹相关的小问题,如采访“面人郎”传人郎佳子彧时,主持人会问孩子们一些与面塑文化相关的问题,采访北京冬残奥会冠军闫卓时,主持人会现场提问一些与冬奥会相关的问题,在与主持人和青年榜样互动的过程中,孩子们对于相关的知识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增强了他们对直播的兴趣,保证了持续观看的时间,使传播效果更加优化。
三:活动兼顾趣味性、知识性、教育性,受到少年儿童的喜爱。
直播兼顾少年儿童的特点,将一些具有趣味性的的互动穿插其中,如采访“面人郎”传人郎佳子彧时,直播特别设置了“一起捏个冰墩墩”环节,在主持人的引导下,郎佳子彧带着观看直播的七万多名少年儿童捏出了冬奥会同款冰墩墩。同时,孩子们把自己捏的冰墩墩照片发送到直播平台,由主持人带大家一起观看并现场由嘉宾进行点评……在趣味十足的互动中,孩子们切身了解了面人文化的源远流长,不少孩子在平台发送消息,表示想更进一步学习面人文化,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在采访枪王之王陈国韬时,直播则加入了“跟着枪王之王学射击”的互动……采访当天正值“七一”党的生日,直播特意设置了“我向党旗敬个礼”环节。当屏幕中出现一面庄严肃穆的党旗,收看直播的三万多名少年儿童同时起立,向党旗敬上了少先队礼,不仅表达了他们对党的热爱和崇敬,也将一颗颗红色的种子深植于心中。
四:影响力强,受益人数众多,社会反响热烈。
活动利用网络直播的强大交互能力,以更加灵活的方式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进来,共同寻访青年榜样,感受榜样的力量。据统计,仅”采访面人郎郎佳子彧”一场直播,最终在大兴融媒抖音号和兴教时讯视频号两个平台就收获了7万+的收看量,近十万条评论,五百多万个赞。在直播结束后的一个小时,直播平台还在源源不断地收到孩子们发来观看直播的照片和他们捏面人的照片。几场直播下来,栏目辐射面已经精准覆盖了大兴区的7万多名小学生,每一个孩子都多次参与到直播中来,与主持人互动,“听榜样故事,学榜样精神”。
“《小记者大视界》寻访优秀青年榜样 争做新国门好少年”为引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走出了一条实践之路,有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