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千年古都的北京,有着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种子在儿童心中扎根、发芽,从小厚植爱国主义情感,中国儿童中心“家校社共育好儿童”家庭行动计划项目组持续发挥专业优势,主动协同西城区新街口街道办事处组成联合工作组,充分挖掘、整合社区中的文化教育资源,调动政府(街道和社区)、社会教育资源单位(如北京鲁迅博物馆)、社会专业力量、学校和家庭的主动性,围绕首都北京“十四五”时期“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建设规划,策划开展了“小脚丫走胡同”文化研学活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形成教育合力,为培育新时代好儿童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脚丫走胡同”文化研学活动的策划与实施包含了五个要素:

1.活动策划:设计四条路线

“小脚丫走胡同”文化研学活动设计了四条线路、16个研学点,分别是以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为主题。

2.体现儿童参与、家庭参与理念:征集一个徽标

为做好“小脚丫走胡同”文化研学活动的理念宣传,倡导儿童参与、家庭参与,营造“我的社区我做主”的良好氛围,为儿童参与社区建设提供了机会和平台,在研学活动开始之前,中国儿童中心与新街口街道办事处联合发起面向辖区儿童公开征集徽标活动。

3.广泛宣传:召开一场启动会,发起一份倡议

为了对社区、学校更多家庭及儿童进行“小脚丫走胡同”活动宣传,联合工作组在新街口街道召开了“小脚丫走胡同”活动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发布“小脚丫走胡同”活动徽标,发放活动宣传折页,向社区、学校、家庭等发起倡议,倡导带领儿童参与路线打卡,走进身边的历史文化建筑,了解历史名人故事,学习身边人的优秀事迹,从小培养儿童的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

4.活动实施:提供一份研学打卡册,街道将社区教育活动纳入评估体系

为方便社区、学校、家长组织开展“小脚丫走胡同”四条路线的研学活动,联合工作组梳理已加入四条线路16家资源单位的简介、活动资源、联系方式,编写活动指引,制作成研学打卡册,提供给社区、学校,供儿童打卡、记录活动收获。新街口街道办事处制定了《新街口街道“好儿童”社区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将社区组织儿童教育活动纳入工作考评。

5.建立激励机制:参与活动累计志愿服务积分

为了调动社区、学校、家长组织、带领儿童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联合工作组推动“小脚丫走胡同”文化研学活动纳入“志愿北京”网站志愿项目,参与活动可累计志愿服务时长,鼓励儿童多进行社会实践,也便捷社区、学校对儿童参与活动的情况进行统计、管理。

“小脚丫走胡同”文化研学活动于2021年暑期正式启动,为国家“双减”政策下的儿童和家长提供了“家门口”的高质量文化教育资源和校外教育活动场所,受到了儿童和家长的普遍欢迎。截至2022年9月,共有新街口街道13个社区百余名儿童及家庭参与了北京鲁迅博物馆(红色文化路线)、国家京剧院(京味文化路线)、白塔寺(古都文化路线)、西四北六条社区儿童议事厅(创新文化路线)等的线下研学活动(如“到鲁迅爷爷家串门儿”“我的高度看小院”“结绳记事”等),全国二百余名儿童参与了红色路线之中国儿童中心小英雄雕塑园“我是小小英雄讲解员”线上活动。“小脚丫走胡同”文化研学活动搭建起少年儿童从小学习文化、理解文化、热爱文化、传播文化的社区教育资源平台,被北京日报报道,并接受全国妇联领导工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