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学是一所经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的,具有创新因子的十二年一贯制高品质现代学校。创校以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办学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逐渐探索出了一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多样化优质发展教育的创新路子。

课程介绍。作为育人的重要载体,课程承担着为党育才,为国育人的重任。学校高度重视课程建设,结合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需求,研发了小初高一体化全贯通《大地》课程。《大地》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学生学会创新,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共处,成为有根的人,能自主的人,能创造的人。

课程内容。《大地》课程的主要内容为:涵盖生命教育、劳动教育、自然教育、审美教育和科学教育五大领域。依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学校学生学情,引导学生在不同阶段学会基本的生存技能、生活技能,学会和自然、人、社会和谐和美共处,探究世界、社会和人的内在关系,珍爱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

在小学阶段,主要是以活动型课程为主。通过设置一系列的生存活动,比如户外露营活动,埋锅做饭活动,野外生存活动,定向越野活动,引导学生养成基本的生活技能,优秀的生活习惯,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课程聚焦和课程落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生存技能,引导学生和谐共处。课程载体为大自然。在课程资源方面,学校选择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作为大地课程的课程资源,如北京区域内的玉渡山、十渡、霞云岭堂上村、爨底下村、山顶洞,周口店等人文自然风光,帮助学生学会基本的生存技能,领略北京的大美自然风光和厚重的人文风光,厚植学生人文基础和积淀。

在初高中阶段,主要是体验型课程和项目式为主。通过长远距离拉练,夜间集合、植物标本采集、夜间观星活动、社会公益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家国情怀,胸怀世界的宏阔视野。课程落位在培养学生的坚毅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以及科学研究精神,并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转知为行、转智成识,即把所学知识和经验用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服务社会,建设国家进而把这种通过行动获得的智慧转化为内在的识见,以此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格局和人文底蕴。

在时空方面,学校分别会在每学期的3月28日和9月28日开展两次全校性露营活动。在管理机制方面,学校以年级为单位,以班级为团队,学生小组为组织,由学校教师带队负责,社会机构辅导员辅助的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管理积极性和能动性,进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成长。

课程效果。通过十年的艰辛探索与实践,《大地》课程学生身上生根发芽,硕果累累,已经成为学校德育的一张名片。通过《大地》课程的培育,在德育方面,学生的综合素养明显提升,作为首都人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更加强烈,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进一步提升;在体育健康方面,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明显增强,身心健康素质水平明显进一步提升;在智育方面,学生的科学认知水平、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和进一步提升;美育方面,学生的审美素养明显提升,审美情操进一步凸显;在劳动教育方面,学生的劳动技能、劳动知识和劳动素养以及劳动意识明显增强,为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这和可靠接班人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