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促进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平谷区民政局结合工作实际,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依托儿童主任和社会工作力量,整合现有资源,挖掘服务潜力,在全区范围内积极开展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巡视探访关爱服务活动。
一、普遍开展巡视探访,摸准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生活现状
儿童主任协同专业社工入户探访,对全区113名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进行入户摸排,广泛调研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需求,收集每名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个人及其家庭基本情况、享受政策情况及需求方向。社工机构根据摸排收集的情况进行需求评估,包括儿童类别、健康状况、心理状况、行为表现、教育情况、卫生环境、居住环境等,积极开展宣传倡导活动,倡导社会大众关心关爱、支持帮扶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及其家庭。通过巡视探访,对部分服务对象之前提供的资料信息中不详部分进行补充,进一步完善服务对象及其家庭信息。
二、重点开展个案服务,为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提供专业服务
儿童专业社工根据区民政部门提供的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名单,与儿童主任一道入户走访,挖掘出典型案主21名,增加探访频次,通过多种形式对他们开展帮扶活动,积极构建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网络,营造关心关爱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助力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一是对于可直接提供服务的的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结合个案、小组、社区工作等方法,通过专业化、个别化的工作方式,增强其解决困难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其生活及社会环境和谐发展。对有需求儿童进行一对一学习辅导和心理疏导服务,引导儿童到社工机构参加专业的心理沙盘活动。给予临时陪伴,为其监护人提供喘息服务。邀请儿童及其监护人参加社工、社区、朋辈支持小组等活动,鼓励大龄儿童在业余时间积极参加社工机构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在活动过程中,服务对象自身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活动范围有所扩大,引导他们发现自身新的社会价值,重新认识美好世界, 改变了原有的消极不良认知,恢复或加强了融入社会的能力。
二是对于不能直接提供服务的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整合社会、政府、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各方面可用资源,为他们提供间接服务,从人际关系、福利政策、经济救助、生活环境等方面提供支持服务,帮助他们改善生活学习环境,树立积极向上的理想信念,养成健康成长的良好习惯,为他们成年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奠定基础。
三、开展关爱服务活动,助力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摆脱困境
开展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巡视探访关爱服务活动,通过入户走访、电话回访、视频探访及邀约活动的方式,为21名儿童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提供个案服务,其中重点个案帮扶299次,普通个案帮扶673次,较好地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一是提升服务对象认知能力。通过与服务对象及其家庭建立密切的联系,在持续的帮助下,服务对象的精神状态方面有所改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缓解,个别服务对象对自己所面临的困境有了积极的认识,不再一味的悲伤忧虑;部分适应社会的功能有所提升,从一开始服务时见人不打招呼不愿说话,到现在可以主动的与人交流,与邻里开始有交往,与人互动更加自然,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二是改善服务对象生活环境。家庭监护和养育环境有改善,经过对监护人及其家庭成员的指导,其对服务对象的教养趋向正常化发展。服务对象所处社区或村级人际关系也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有所改善。另外,通过链接相关部门开展关怀活动,为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提供综合支持服务,构建了可持续的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网络。
三是营造关爱服务良好氛围。巡视探访关爱服务活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通过区域内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及其他资源的整合与恰当使用,让服务对象感受到了来自政府及社会对于他们的关心、关爱和关注;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服务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关怀氛围,同时增进了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与监护人之间、邻里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为营造和谐的社会生活环境创造了条件;巡视探访关爱服务活动项目的顺利开展对服务辖区也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增进了社会大众对身边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更多的了解,扩大了活动的社会影响力,为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起到了助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