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儿童福利院下设的康复示范中心专门负责脑瘫儿童的养护和康复工作,我作为一名教师,更擅长使用特殊教育与引导式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特殊儿童的教育和康复工作。
一、儿童基本情况
儿童福利院的孩子年龄在5至12岁之间不等,均患有不同类型的脑性瘫痪和不同程度的精神发育迟滞。
小组特质:成员间能够友好相处,愿意参加康复训练,爱学习,喜欢听故事,爱表现自己。由于是脑瘫儿童,他们存在肢体功能障碍,不会站立甚至不会坐,平衡能力较差容易摔跤,由于肌肉紧张致使发音困难、吐字不清,有的儿童无语言表达能力。
二、案例由来
福利院的孩子们日常生活保障充足,每天能够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看书、玩游戏,生活幸福安宁,而这样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付出极其艰苦的努力,甚至是生命才得来的,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福利院里的小朋友是无法享受到这样的幸福生活的,所以我们必须把爱国教育引入到课堂。
三、活动设计
第一个阶段:
祖国给了我们幸福的生活
1.出示中国地图,老师讲解: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祖国给的,我们的祖国是中国,中国的全称叫做:中华人民共和国。
老师:我们小朋友从小就生活在中国,所以中国就是我们的祖国。中国很大,很多地方的人吃的不一样,穿的不一样,但是他们的生活都很幸福。
2.播放视频:祖国人民的幸福生活。老师讲解:让儿童看到不仅福利院的小朋友生活幸福,全国人民生活都很幸福,祖国对我们每一个人都好,所以我们要感谢祖国,热爱祖国。
第二个阶段:
中国人的教育
引入我是“中国人”的教育:播放歌曲《中国娃》引发儿童学习兴趣。老师:歌中说了最爱说的话是中国话,字正腔圆!我们不仅说中国话,我们的皮肤是黄色的,我们的头发是黑颜色的,最重要的是中国都非常勤劳、善良。
我是中国人
老师:上次课老师就说过,我们从小就生活在中国,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所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照照镜子看一看,皮肤黄色的、头发是黑色的,我们说得话是中国话。请小朋友为自己鼓鼓掌,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播放视频,看看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
老师:中国人勤劳、善良,中国人热爱自己的祖国,所以他们努力的为自己的祖国工作。现在就来看看中国人是怎么工作的?(边观看边给孩子们讲解,加强孩子们对爱祖国的理解)
第三个阶段:
爱国旗
播放视频
播放天安门广场升国旗的视频,激发小朋友爱祖国爱国旗的热情。
老师讲解
老师: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升国旗的视频。我们听的那首歌是国歌,升起来的那面旗帜是我们国家的国旗——五星红旗。国旗要在国歌的伴奏下升起。
在升国旗时每个人都站着,特别是解放军叔叔站得非常直,脸上表情非常严肃;人们抬着头,注视国旗,直到国旗升到旗杆顶部。
老师:升国旗时,为什么人们的表情那么严肃?为什么人们站得那么直?
老师启发小朋友:因为国旗就代表祖国!人们都热爱祖国,所以热爱国旗。
讲解五星红旗的样色和形状,五角星的颜色和摆放位置。
画国旗,脑瘫儿童由于肌肉挛缩僵硬,通过画国旗,能够进一步加强脑瘫儿童对国旗的亲近感,加深对国旗的热爱和尊重。
第四个阶段:参加升国旗活动与院保卫科沟通,每周一升国旗时脑瘫训练班的儿童也参与升国旗,让孩子们现场感受升国旗的氛围。 每次在参加完升国旗的活动后,老师组织小组的小朋友们说一说升国旗的感受。 然后再提出新的要求,例如:眼睛要一直注视国旗,不能东张西望;还有为了表示对国旗的尊重,我们尽量站起来,现在还不能站立小朋友要加强训练,使自己尽快站起来。
四、活动效果
特殊儿童的爱国教育历时几个月,总体来说效果较好。由于智力落后儿童理解能力差,记忆力也差,很多知识需要反复讲,以此来增加他们的记忆和理解。在日常教学和康复中,我们还找来很多英雄人物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有时还进行一些角色扮演。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等扩展了孤残儿童的知识面,同时也使他们对爱祖国、爱国旗有了切身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