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依托北大红楼建立。2021年6月29日,“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主题展览正式对外开放。自开馆以来,超过30万观众走进北大红楼,参观主题展览,其中青少年观众约占6成。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与多所学校开展北大红楼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
2021年6月开馆至今,来自北京市东直门中学附属雍和宫小学、北京市邮电大学附属小学、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北京市文汇中学等多所学校的学生来到北大红楼担任志愿讲解员,积极参与北大红楼志愿服务活动,目前纪念馆青少年志愿者已有70余名。
青少年志愿讲解工作
青少年志愿者队伍建设思路创新
围绕学生“双减”政策,我馆积极探索“馆校合作”新思路,与周边北京市东直门中学附属雍和宫小学、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北京市文汇中学等学校联动,启动试点工作,开展特色志愿活动、课后选修、学生志愿服务等多种活动,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纪念馆,感受红色革命精神。
青少年志愿讲解形式创新
北大红楼主题展共分为六个部分,包含59展个厅和6处旧址旧址复原,展览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专题陈列展示与历史场景复原结合展现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的光辉历史。主题展全程讲解时长为4小时,我馆结合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和规律,针对性的为青少年志愿者设计讲解内容。
1.小学生志愿者
小学生志愿者的讲解内容为主题展中的六处旧址复原,例如李大钊办公室、第二阅览室,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和可视性,很好的解决了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稳定、依赖于具象记忆的问题。
2.中学生志愿者
中学生的讲解词在设计上挑选重点展厅,全程讲解时长为1.5h,方式上采用6人一组接力的形式讲解。一方面,中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能够更好的理解主题展的内容。另一方面,采用接力讲解形式可以减轻学生的记忆压力并增强他们的团队能力协作。
青少年志愿培训方式创新
专职讲解老师围绕着北大红楼历史沿革、讲解技巧、展厅指导三部分对志愿者进行系统培训。授课地点选择红楼旧址复原“大教室”,充分发挥纪念馆红色资源优势,让学生们在实景课堂中沉浸式学习。
尝试“老带新”的培训方式。邀请考核合格的青少年志愿者做一回“小老师”,参与新人培训及考核,让青少年志愿者在“学中做”、“做中学”。
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
我馆积极创新志愿者活动形式,为青少年志愿者成长、成才提供多样的学习平台和机会,全方位立体式打造“北大红楼”青少年红色教育新名片。
围绕北京市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开发《走进北大红楼》校外课程;定期举办 “北大红楼大讲堂”,邀请青少年志愿者参与,把党史教育“搬”进现场,拓宽青少年学习伟大建党精神的途径。联合北京广播电视台举办《北大红楼读书会》,邀请志愿者参与节目录制,让青少年近距离接触著名专家学者,提升眼界、扩充知识。目前读书会已推出5期,播放量达到1000万,反响热烈,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青少年的广泛关注。
青少年志愿活动富有成效
自开馆以来,青少年志愿者已参与志愿讲解40余次,接待观众600人次,志愿服务总时长达516小时,青少年优质的讲解水平和服务态度,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2022年9月1日,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成功入选由中宣部志愿服务促进中心、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共同主办的“喜迎二十大 强国复兴有我——青少年中华文物我来讲”博物馆志愿服务项目,成为重点扶持的50个优秀项目之一。
此外,北大红楼还先后荣获中宣部“2021年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征集重点推介项目”、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红领巾爱首都北京市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称号,成为广大青少年的网红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