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城市打工子弟社区和偏远山区的孩子们拓宽视野,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中国移动研究院于2018年9月起组建志愿服务团队,实施“小小科学家”少儿科普系列活动,每周为北京市海淀区朱房村少年儿童讲授科学课程,累计授课时长超200小时。2021年以来,中国移动研究院与中国移动慈善基金会、中国移动科技协会一道,采用线上直播方式,为全国各地特别是偏远地区青少年讲授科普公开课,单次直播峰值近百万人次。

一、主要内容

中国移动“小小科学家”少儿科普公益志愿者团队由中国移动研究院组织建立并进行管理,团队成员以中国移动在职科研人员为主,团队规模50人左右。项目主要服务对象对北京市城中村社区的少年儿童、以及全国各地偏远山区少年儿童。

项目在京课程整体安排以小学生学期为单位,每学期提前安排课表,平均每年讲授课程约30节,每次课程会安排1名主讲老师和2-3名助教人员承担授课任务,累计授课超过200学时。2021年以后,项目团队利用中国移动信息技术优势,着力打造打造在线精品科普课程,邀请“最美奋斗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获得者、通信领域全国勘察设计大师等业内先进典型、顶级专家,自主开发“科学家是怎样炼成的”“从1G到6G,让世界更美好”等品牌科普课程,引起广泛反响。

项目现已建立志愿服务群组,完善志愿者招募体系,定期组织内部头脑风暴,交流授课经验和教训,促进志愿者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二、工作方法

一是开展线上直播扩大覆盖面。利用中国移动5G直播技术,依托中国移动和商务平台开展课程线上直播,通过中国移动慈善基金会项目联系向江西、福建、湖南和河北等革命老区、偏远山区数十万青少年学生送去课程。

二是普及前沿信息技术点燃青少年科学激情。借助中国移动的专业优势,向孩子们普及最新的前沿科学技术,课程题目包括人工智能、5G、6G、VR和黑客等。

三是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引人入胜。项目团队组织了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邀请小朋友参观中国移动5G创新展厅体验科技应用,常态化组织员工为小朋友捐赠各类图书,实地走进湖南浏阳、黑龙江汤原县等地为孩子送上“科学课”,组织小朋友共同开展“科学小实验”,等等。

三、创新成效

一是创新科普形式载体。通过中国移动和商务直播平台为江西、福建、湖南和河北偏远地区送去科普课程,单次直播峰值近百万。通过现场参观、科学体验、科学实验等多种方式,不断增强科普活动吸引力。

二是引起良好社会反响。项目早期主要针对北京市海淀区朱房村打工子弟社区的孩子,得到学生及社区工作人员高度评价。线上直播活动扩大了受众面,激发了偏远地区孩子的科学热情,也得到各地教育部门密切关注和积极支持,活动事迹多次被福建省教育厅、江西省和河北省教育系统作为典型案例在当地媒体进行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