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起,在院党组的大力支持下,丰台院成立了由检察长牵头,主管检察长、未检工作团队为主力的“法治副校长”工作团队,以创建一个品牌、依托一个平台、多元普法的“1+1+N”的方式,推出“丰帆·起航”系列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动。截至目前共开展“普法进校园”102次、举办“检察开放日活动”8次、制作普法微动画、微电影6部。特别是疫情爆发以来,开展线上直播9次,受众范围达20余万人次。

(一)创立特色“丰帆·起航”品牌,多方联动开展法治教育。“丰帆·起航”品牌是丰台院全面推进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而打造的基层检察文化品牌,其品牌特色是聚焦专业化建设、吸纳社会力量、联合其他行政部门,形成全方位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体系。丰台院依托该品牌、结合办案实践,加强与其他行政部门沟通协作,形成青少年法治教育合力。如,联合上级单位创作预防校园欺凌、预防未成年人性侵害、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解读未保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不同主题的微动漫6部,观看量高达千万人次,多次获得国家级、市级奖项;联合F区教委推出系列“抗疫”普法微课堂;联合团区委、区法院等多家单位或学校,以“法治进校园”、“模拟法庭”、“庭审观摩”“法治成人礼”“宪法宣誓”等形式开展普法活动;与“梨视频”、“法治进行时”等媒体合作,开展线上普法宣传,扩大品牌效应,构建长效青少年法治教育机制。

(二)重视专业人才培养,搭建“法治副校长”人才培养平台。一方面突出模范引领。丰台院法治副校长12人团队中,所有检察官和检察官助理均获得过全国、省市或区级荣誉,他们用求极致的工作作风引领整个团队不断向前。另一方面突出专业素养。丰台院以“能讲、会讲、愿讲”法治课为标准确定法治副校长人选,主要选拨具有一定未检工作经验的检察官、检察官助理担任各项法治课程开发与讲授工作。

(三)创新普法途径,打造多元化普法工作机制。一是积极“请进来”、主动“走出去”,展示新时代未检工作风采。六年来,丰台院共举办“检察开放日活动”、模拟法庭、庭审观摩等活动11次;主动前往丰台区多所中小学校开展线上、线下法治课堂91次,法治讲座直播14次;开展检校共建座谈3次,通过总结分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特点与趋势、检教校三方沟通、现场提问深入了解学校法治教育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特色“检察法治产品”。二是依托“互联网+”,激发“两微一端”和自媒体直播“涟漪效应”。一方面,制作普法宣传微动漫、微视频6部,多次获得国家级、市级奖项,利用“一直播”、“抖音”、“两微一端”等社交平台开展直播6次、推送自制强制报告制度普法小短剧;另一方面,积极向北京日报、检察日报等推送外宣新闻,扩大青少年普法宣传影响“阵地”。三是探索依法治校新模式,深度参与平安校园建设。今年8月31日,为进一步推动未成年人学校保护工作建设,落实好《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丰台院1名检察官受聘为丰台区教育系统学生保护监察员,这是北京市首次尝试聘用检察干警为学生保护专员,得到了央视等多家媒体的广泛宣传报道;同年7月9日,1名检察官作为法治副校长参与某中学法治成人礼活动,带领学生们庄严宣誓,用这样生动、写实的方式在学生心中种下“法治信仰”的种子。

(四)以个案为切入点,强化家庭法治教育。丰台院依托“青春引航”未检社会支持体系,引入专业社会力量逐案开展家庭教育评估,向家庭教育存在严重问题的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送达《督促监护令》,责令其按时参加家庭教育指导、亲职教育等课程;向家庭教育方式轻微不当的监护人送达我院结合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制作的《科学育儿倡议书》,督促监护人依法“带娃”。截至目前,丰台院送达《监护督促令》19份,《科学育儿倡议书》6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