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新出台的《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法律的实施,石景山区人民检察院以石景山区未成年人互动体验式法治教育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为依托,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开展“阳光少年 法治童’行”法治实践教育活动,以法治教育为主要内容,融入家风家教建设、传承红色基因、传承传统文化、志愿服务、少先队校外社会实践等内容,整合资源、融合平台、寓教于乐,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中心系由石景山区检察院创建并独立运营的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场馆,以“互动、体验”为核心特色,开创了将高科技与社会主义法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充分融合的先例,提升了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趣味性、实践性,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沉浸式参与。
一、顺应普法需求,升级服务品牌,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收获感。 传统的到校法治课堂存在时间短、交流浅、内容单一的局限性,为密切对接人民群众对未成年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期待,有效链接融合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实现未成年人教育资源成果共享,我们依托中心互动体验式教育特色,组织孩子们集中开展法治实践教育,活动中我们带着孩子们畅游“法治游乐场”,通过放大镜点播刑事责任年龄案例,点踩犯罪预防地面感应小蘑菇、进行禁毒大富翁小游戏、比拼抵制校园欺凌知识抢答、感受模拟法庭角色扮演,让孩子们在互动、体验中沉浸式接受法治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法治实践教育中孩子们未检检察官深入交流,未检检察官能够在活动中及时引导孩子们总结思考学习体会,说出自己的法律困惑、思想困惑,在检察官的答疑中提升收获感。而“小考官”们的用心倾听和积极提问 也让检察官对接下来的普法方向更加清晰。
二、整合各方资源,多角度融合,丰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教育内容。中心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共建“护苗联盟”,组建“五老”法治志愿讲解员”队伍,充分发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关心着下一代成长的教育优势;借助中心作为北京市“红领巾讲解员”场馆的平台优势,在法治实践教育中选出对法治学习有热情的“小小法治讲解员”,以孩子的视角给同龄人讲解法治知识;同时通过法治灯谜、亲子手工、亲子共读等形式,将法治实践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书香社区、书香机关、家风家教建设等内容相结合;并由未检检察官、社区老党员、老教师为青少年推荐“红色书单”,引导未成年人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不断坚定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中心坚持资源成果共享,以“开门迎客”的姿态凝聚各方合力,先后入选全国检察系统教育实践基地、北京市“红领巾讲解员”场馆,石景山区“少年先锋队实践基地”、“示范儿童之家”、“护苗工作站”、“关心下一代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社区青年汇”等也相继在中心挂牌,
三、加强宣传,扩大中心教育影响力,持续发挥中心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精准服务不同群体,吸引更多未成年人参与,我们对前期活动在北京日报、新京报、人民网、检察日报、北京电视台、石景山电视台等媒体上进行报道宣传,让更多的家长、学校、社区、机关了解我们的互动体验式法治教育的意义,也希望能够通过教育一个未成年人,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方精神文明环境,让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走进千家万户,融入日常,为未成年人的成长培根铸魂,“护苗”更“育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