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教委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国防教育工作,把国防教育工作作为推进学校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开展学生军训、少年军校、国防教育课为载体,营造浓厚的爱国拥军教育氛围,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
一、以组织建设促进机制建设,不断提升国防教育工作的管理水平。坚持以组织促机制,按照市教委和市军训办要求,成立学生国防教育领导小组,由主管教育的副区长任组长,区武装部和教委主任任副组长,区财政、卫生、物价及相关职能部门人员任组员,健全建强组织机构。教委成立国防教育领导小组,由教委主任任组长,主管主任任副组长,德育科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执行领导小组决策指示。与此同时,强化国防教育主体责任,要求各中学的党政一把手为国防教育第一人,成立学校专门的国防教育小组,德育主任、教学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体育教师、教导员、卫生教师共同参与,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极大地提升了国防教育管理水平。与此同时,加强与区武装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联动,加强部门间的合作,有效提升国防教育水平。特别是在今年高中生军训工作中,克服诸多不利条件,与区武装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协同配合,邀请北京化工大学退役大学生士兵为全区高中生军训,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以实践活动带动系列教育,不断提升国防教育工作的体系建设。坚持以学生军训和少年军校活动为驱动,结合“国防教育月”活动,组织全区各学校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召开国防教育主题校会、开展国防教育校园广播、参加国防教育军事知识讲座强化学生国防意识;组织同学前往军事博物馆、走进军营了解军事知识;每年组织中学新生进行军事训练、开展小学少年军校活动,把军营生活与学校的常规教育工作相结合,有针对性的磨练学生的意志,开阔视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每年以汇报展演的形式组织全区军训和少年军校成果展示,通过军事训练、参观实践等形式向全区各中小学进行辐射,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培养了同学们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组织“学生海洋意识教育主题系列”活动,围绕“海洋、海权、海军”开展包含海洋知识竞赛、海洋知识征文、海洋大讲堂活动及海洋知识巡展、海洋主题日宣传活动、海洋拓展训练营等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海洋观。组织广大中小学生参加纪念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主题书画作品展活动和双拥征文活动,收集上报600余幅书画作品。邀请红其拉甫边防连7名官兵代表们走进北京市第五中学分校附属方家胡同小学开展《牵手天界红哨 致敬戍边英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对话英雄、致敬英雄。
三、以互联网+拓宽学习渠道,不断提升国防教育工作的覆盖范围。充分发挥我区“互联网+”教育优势,利用东城区数字德育网开设国防教育专题版块,设置国防教育、国防论坛、兵器知识、军训天地等分论坛。同学们通过网络进一步了解了我国国防力量整体情况,认识了我们自己国家的先进武器,学习了战争历史,了解了军事技能和军事知识,实现了我区国防教育工作从实体向网络的延伸,进一步推进我区国防教育工作的深度和广度。
四、以学科教育渗透国防教育,不断提升国防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坚持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国防教育,将国防教育作为区、校两级的重点工作,纳入学生德、智、体考核和创先活动的内容,注重国防教育渗透到有关学科教学之中、课外活动之中、学生日常生活之中、学校德育工作之中。结合高中生成人礼活动,开展征兵宣传,推进落实《兵役法》;举办国防教育知识讲座和全民国防教育网络知识竞赛,增强学校的国防意识。开展在校学生的人民防空知识教育,增强学生在未来战争的自我防护,自我救助,自我生存能力。利用班队会、升旗仪式,开展对话戍边英雄等国防教育宣讲,并形成成果集。
五、以评优评先推动典型建设,不断提升国防教育工作的示范引领。坚持典型带动、示范引领,根据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相关文件要求,认真推进我区国防教育示范校评选工作。深化学校国防教育改革,加大国防教育督导评价,提高青少年学生综合国防素质,指导学校完善制度建设,将相关课程有机融入学校国防教育内容,利用学校所在自然人文环境和历史传统、以及驻地部队等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动学校创造性地开展国防教育,鼓励创新发展,探索典型经验,加快国防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融合,带动全区整体国防教育工作水平。目前,我区已有9所国防教育示范校,35所国防教育特色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