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少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周口店遗址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馆藏标本,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面向青少年群体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赓续历史文脉,传承红色基因,在博物馆教育实践中打造优质课程资源,推出“传承百年考古精神”品牌思政课。

该课程以“科学家的‘诗和远方’” 为主线,“追溯考古历史,传承红色精神”为主题。

课程内容:该课程内含重走百年考古路、追寻历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缅怀科学先驱四项子活动,以杨钟健先生的《诗文选集》为导向,结合党建教育基地、科学家纪念园及红色主题展览等文化资源,让青少年在课程中体会到“愚公移山”之路的坚持与“学习复学习,随时克困难”的勇气,既可以深刻领悟到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实现科技报国的奋斗精神,又可以踏寻先辈足迹,感受百年间中国考古学的沧桑巨变。

【重走百年考古路】“愚公移山真我辈,废石堆满老牛沟”,周口店遗址矗立着一座考古科研工作的丰碑,深埋着解锁人类起源奥秘的密码,无数考古工作者一锤锤破开了这奥秘与我们之间的屏障,伴随着历史长河的缓缓流淌,100年后,我们踏寻先辈足迹与汗水,重走百年前的考古之路,接过象征老一辈考古人红色精神的火把,照亮新时代青少年前行的道路,让属于新时代的旗帜高高飘扬。

【追寻历史足迹】“猿人遗骨知何在,空忆当年得头人”参观博物馆,透过文物追忆周口店遗址发掘百年历史,重温那段红色记忆,一张张老照片、一段段历史、一个个故事、一位位无名英雄向我们讲述着百年前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他们坚守初心使命,主动肩负起时代和历史赋予的重任,他们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将奋斗精神融入到工作中,以扎实的行动,勤恳的工作,践行共产党员的理想和信念。

【回顾百年历史】“骨石成堆仍待记,为名服务不辞劳”参观中科院党建基地。结合展览、手稿等大量文史资料,讲述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发展史和以杨钟健为代表的几代老科学家科技报国的感人事迹,展览展示了在党的坚持领导下,几代考古人不忘科技报国初心,始终心系科研,与祖国、与时代休戚与共。

【传承红色基因】“风尘半世催人老,石骨满楼销客魂,莫得虚名身后事,死而不已勉为人”,走进科学家纪念园,敲醒沉睡其中的考古魂。通过诵读杨钟健先生的诗集,细细品读这里每一位考古学家的生前事,品味这些优秀考古学家们所铸就的成就,传承考古精神。他们的事迹激励着无数新时代青少年为“强国梦”接力。我们也将肩负起历史的责任,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  

周口店遗址作为首批世界文化遗产,是保存了纵贯70万年的史前人类活动遗址,也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地之一,涵盖了古人类学、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和第四纪地质学等多学科研究内容。因此周口店文化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内容中被语文、历史、地理、政治、生物等众多学科普遍引用。思政课程将老一辈科学家的奋斗意志,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与校园文化相结合,用心和学生沟通,用情与学生共鸣,让学生们感受到有广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思政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人道德品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该课程具有多元化的教学语言、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及学科间知识相融合的特点,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专业的讲解员了解中国现代考古学事件、人物和思想,深刻认识到几代考古工作者对人类起源文化的贡献,领会到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这样的思政教育,加深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弘扬了爱国精神,提高了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