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社区未成年人深入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满足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文化需求,启发孩子们想象力,和创造力。2022年初,龙湖新村社区在进一步完善“龙湖一家人”的品牌服务理念中,增加了以“弘扬民族文化 传承育人精神”为主题的“邻家小宝儿进学堂”传统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主题教育活动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模块:

一、非遗小匠我来做

社区将根据未成年人的成长特点,组织开展一系列非遗文化活动,让少年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前提下知晓文化学会文化了解文化。社区以授课、课后抢答形式寓教于乐的进行前期宣传。根据每个问题制作生动的投影动画、小短片,还有富含知识点的PPT。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向社区儿童普及文化起源、演变、种类以及传统表现形式等基础知识,截止到目前“邻家小宝儿进学堂”主题教育活动已经相继开展了“手绘脸谱、探秘皮影戏、多彩扎染、古法文字拓印、京剧绢人娃娃、老北京风车、纸鸢沙燕、木板年画、泥塑雕刻、造纸术、苏绣、艺术剪纸、地方戏剧鉴赏”等60余场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主题活动。其中社区还联合辖区共建单位九问书屋根据传统二十四节气定制了,不同节气的特色课程。

二、假期非遗文化我来讲

社区将“非遗文化教育”融入到寒、暑托管班中,开设非遗文化的多门全天课程,有“托”有“管”有“教”是社区假期托管班的一大特色。社区与共建友好单位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充分利用他们的公益教育资源,引进优质公益课程,丰富少年儿童暑期托管内容。非遗文化研学托管班从传统文化与传统手工技艺角度切入进行细致的讲解教育,培养未成年人对非遗传承的认知与兴趣,满足孩子们身心成长与发展的特点与文化需求,促进全方位健康成长。

三、“晨”语文化与“夜”话非遗我来享

中国文学遗产中最基本、最生动、最丰富的是民间文学。随着世界性非遗保护的兴起,民间文学自然的也成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十大门类之一,现共收录了167个。龙湖新村社区开展线下教育课程的同时,根据非遗文学历史故事又增加“邻家小宝儿进学堂”线上故事分享会,建立了社区“亲子娃娃群”,主要以“晨”语文化的晨间文化故事分享和“夜”话非遗的睡前历史故事分享为主,增加了家长们的文化素养。

四、活动成效

截至目前,龙湖新村社区开展“邻家小宝儿进学堂”主题教育活动已经线下60余场,线上活动20余场。社区未成年人受益人数达到600余人。通过活动的开展,帮助未成年人认识了传统文化,学习欣赏了传统艺术形式,孩子们提升了动手能力,增强了文化素养。也为辖区未成年人提供形式多样的兴趣体验,丰富了假期生活,让孩子们亲身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激发了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下一步,将会以孩子的需求为导向,继续以“龙湖一家人”的品牌服务理念为核心,整合教育资源,创新教育形式,开展各类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倡导健康向上的文明的,新风尚,以实际行动丰富辖区未成年人服务内容,让社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更有温度、更有广度,更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