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小永定分校的学生文化是“大气 博爱 儒雅 自信”,其中博爱的含义就是让学生从小树立大爱的思想,做有爱心的人。所以为了培养学生从小参与志愿服务的意识和习惯,学校一直组建各类志愿团队,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志愿服务增强学生的奉献精神,服务意识;提供机会和别人交谈,慢慢学习如何与别人更好的沟通,并在服务过程中能和别人融洽的相处;同时志愿服务也能促进学生自身的成长。我校志愿团队的总称为 “红绿灯”志愿团队,之所以选择红绿灯作为志愿团队的队名,是考虑到在现实生活中大家对红绿灯都非常熟悉,红绿灯在交通中的作用非常大,他能提醒和警示车辆及行人,让道路交通井然有序。在校园里通过红绿灯志愿团队的志愿者们让我们的校园也变得井然有序。

一、校园“红黄绿”的含义

红色代表禁止,绿色代表通行,黄色代表提醒。

二、“红绿灯”团队的分工

以红、黄、绿为代表颜色的红灯、绿灯、黄灯三个志愿团队,总称为实验二小永定分校红绿灯志愿团队,每个团队的志愿者分别佩戴与队名相同颜色的袖标,红灯团队的任务是礼仪监督,负责维持学生的课间秩序,监督学生的文明礼仪,志愿者们在课间,在班级固定的地点按时上岗,手持红绿提示牌,绿色代表通行,红色代表禁止,学生们通过志愿者的提示牌颜色,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绿灯团队的任务是随时关注同学们的低碳环保行动,比如提示学生节约用纸、垃圾分类、随手关灯、中餐光盘、爱护花草等等;黄灯团队的任务是检查同学们的出操情况,提示同学们认真锻炼,手持红黄颜色搭配的提示牌。一二年级的小同学由班主任老师组织学生学生做好课间志愿服务活动,学生身着小交警的服装手持红绿灯,监督提示学生的课间文明秩序。

三、“红绿灯”机制的运行

为了提升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每一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来,形成长效的激励目标,我校学生的雏鹰成长手册中将心中有爱一项作为学生每周的评价项目,其中三至六年的评价标准里有一项就是每周参与一次志愿活动。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志愿团队由队长进行管理,学生每天自愿报名参与。对每一个参与的志愿服务的学生学校也提出了明确要求,首先自己要以身示范,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活动中要语言文明、正确引导,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与老师沟通,做一个会工作的志愿者、文明有礼的志愿者。

四、“红绿灯”唤起学生的服务热情

红绿灯志愿服务机制的设立,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非常高,课间、运动场上到处都是志愿者的身影,学生课间秩序井然,课间操质量明显提升,学生在做志愿者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文明素养。

五、“红绿灯”机制的保障

为了弘扬校园中的正能量,每年三月学校会评比最美志愿者和雷锋班级。学校制定出了详细的评价细则,学生经过自主申报,班级推荐,评选出班级和校级最美志愿者,校级最美志愿者的事迹在宣传栏内进行展示,激励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志愿活动。为雷锋班级特制了奖励班牌,悬挂在教室的外边,激励全班学生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