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指示精神,檀营地区高度重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各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室、家长学校广泛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践活动。属地檀营满族蒙古族中心小学精心设计并开展“以物置物 践行环保”实践主题道德教育活动。孩子们将手头闲置或购买后不中意的物品与学校师生交换,亲身体验“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观念,使这些闲置物品的效益最大化,实现物尽其用、环保节约、循环利用的良好环境效益。孩子们在交换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低碳环保意识,还能获得快乐、友谊,促进彼此间沟通交流。
一、自信参与,享受欢乐
活动中,孩子们有序地布置各具特色的“地摊”,摊位上玩具、书籍、文具及手工作品琳琅满目。置换学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带着自己的物品和旧物置换清单到其他摊位进行置换,另一 部分在本组的摊位前等待其他人来交换。25分钟后两组互换位置,体验不同角色的乐趣,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
二、互帮互助,感悟成长
在互换交流中,孩子们换到了自己喜欢的物品,也感受到了旧物循环利用的可贵。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实践能力和与人沟通的交往能力,还可以提高孩子适应生活的能力。学习知识的场地不仅局限于课堂上,更在实践活动中,活动中的收获定给同学们留下深刻记忆。
三、置换小空间 感悟大思想
檀营小学将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组织未成年人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旧物置换重新发挥旧物的价值,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循环利用的环保意识,养成节俭环保的生活风气,使广大未成年人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