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京源学校以“为人的终身发展和一生幸福”为办学理念,以培养有能力担当社会责任和创造幸福生活的高素质人才为育人目标,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000年起,学校在学习型组织理论和终身学习理念的引领下尝试开展学习型家庭建设活动,旨在通过学校活动引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营造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的氛围,促使他们身心健康发展,能够更积极地适应社会,提高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新事物的创新能力。学校加强家校沟通,指导家庭教育,增进家校共育,共同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成长。

实践推进

针对相关教育政策、学校背景以及存在的问题,学校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科学扎实的推进多途径、多形式、系统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以建设学习型家庭为载体,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为突破口,以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为目标,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以学生成长发展的科学规律为依据,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指导主题逐级递进。

实践过程

(一)全体指导整体推进

1.推进家庭活动。学校将“创建学习型家庭”实施方案、“创建学习型家庭”基本要求及《学习型家庭成长手册》发给每个家庭。提倡学生和家长每学期一起参加一次公益活动,每月共读一本书、一起组织一次郊游活动、教孩子掌握一项生活技能,每两周共同走进一家博物馆,每周一起看望一次老人或参加一天家务劳动。每个家庭将家庭成员的共同学习和成长记录在手册中,在家庭活动中提升学生思想道德。

2.家长学校课程。家长学校课程针对家长,以提升家长的教育素养为目标。课程以线上线下两种形式结合进行,资源丰富,专业性强。比如曾聘请王宝祥、闵乐夫、边玉芳等著名家庭教育专家给家长做“如何顺利做好小学和初中的过渡”、“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育”、“好习惯——开启智慧之门”、“如何做合格家长”等专题讲座。

3.学生主体活动。学生主体活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班会为主要形式提升学生思想建设。比如,学校在初二年级开展了以“青春、理想、责任、感恩”为主题的“青春一封信”班会,巧妙地利用传统信件的方式,通过设置成长写真、互换信件、互换礼物等关键环节,抓住亲子之间急需良性沟通的教育契机,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取得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此项班会获得了中宣部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奖。

4.榜样示范学习。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发表家庭指导原创或转载精选文章、家长自己的家教故事等,尤其是家长的家教故事,已形成系列并在学校公众号上连载,有些文章还被现代教育报、北京考试报等媒体转载。

(二)个性化指导辅助补充

1.家长沙龙。学校组织有针对性的家长沙龙活动。采用亲子游戏体验、专家工作坊、电影课堂等多种形式,以家庭为主体,发掘参与家庭的积极资源,进一步提升参与家庭的家庭功能,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促进学生的成长变化。

2.家长会谈。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心理问题,学校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家校沟通机制,发现需要个性化心理支持的学生,开展班主任、心理教师、家长的多方会谈,更有针对性的解决和促进学生个体思想建设。

3.个体辅导。学校建立了专业温馨的个体辅导室,指导帮助学生和家长解决心理困惑与问题,为有需求的学生和家庭提供及时专业的服务,做好情绪疏导和心理支持。

实践成效

满足了家庭教育需求和孩子的成长需求,创造了共同学习成长的教育氛围,促进了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助力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式的教育网络,有效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