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于2017年12月被命名为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是市级资源单位中唯一一家政法系统单位。自被命名以来,二中院持续加强法治教育平台建设,以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为窗口,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桥梁作用,打造精品法治课堂,创新普法宣传形式,完善制度管理规范,持续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助推新时代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取得新发展。

一、开发丰富教育资源,打造精品法治课堂

整合资源,全程护航。坚持法治教育与课堂教育、少先队队课、社会实践课程、亲子互动课“四结合”的工作模式,有效整合家庭、社区、学校、司法机关四方资源,结合审判典型案例,开发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联系紧密、与学生发展需要和学习生活有关联的主题法治课堂。制定普法月历表,在国家安全教育日、国际禁毒日、六一儿童节、寒暑假、交通安全日、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专题法治课堂,进行靶向式普法宣传。同时,聚焦青少年成长轨迹,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育特征,开发具有针对性的法治课堂内容。目前,二中院已有青少年犯罪预防、校园安全提示、预防校园欺凌、未成年人网络安全、宪法主题教育等多类成熟的主题法治课堂供学校师生选择。

按需定制,精准普法。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桥梁作用,深入学校、社区,了解中小学校、学生及广大家长的普法需求与期待,推出“少年法官校园行”菜单定制式普法课程。2021年以来,围绕新出台及新修订的法律法规开展精准普法,以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为重点,先后前往北京市第十八中学、芳星园中学、景泰小学、北京市丰台区璞瑅学校、北京第八十中学牌坊分校等多所中小学校,为千余名学生和家长、老师讲授主题法治课。

二、创新多重普法模式,提升法治教育实效

法庭开放,体验式课堂。开展“法庭开放日”活动,接待中小学生及教师、家长参观,安排专人讲解法庭布局、设施、用途以及少年审判基本知识,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和体验人民法院司法审判工作,教育学生敬畏法律,学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好青年。2021年以来,先后开展“法治实践课堂”“法治护航 伴你成长”“与法同行 追光成长”“法润心田 护我成长“等主题法庭开放日活动,组织广渠门中学、板厂小学、景泰小学等多所中小学校进行校外法治实践及职业规划实践活动。

模拟法庭,情景式教学。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模式,选取贴近学生实际的案例,先后在中小学校及少年法庭组织“模拟庭审”,让学生们穿法袍、做法官,学法律,感受法庭的庄重与法律的威严,启发中小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明辨是非。少年庭法官全程指导并参与全市中小学校“模拟法庭评比活动”,多份模拟庭审作品在全市获奖。

借力媒体,云端式普法。结合广大青少年熟悉网络的特点,利用微信、微博及电台、广播等平台,通过微课堂、微视频、微宣讲、微剧场、微寄语等全新“微”方式增强法治宣传渗透力,先后录制了少年法庭云开放、宪法日主题课堂、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预防校园欺凌等网络公开课程,其中制作的微视频《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程序》获2021年北京市教育学会社会大课堂教育专业委员会“十佳课程资源提名奖”。少年法官还在北京电视台《非常向上》、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首都法官热线”、“今晚拍案”等节目与青少年交流法律知识,呼吁带动全社会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护苗成长,情之所系。二中院持续北京市加强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建设,积极延伸司法职能,丰富法治教育资源,创新普法宣传形式,努力实现教育资源多样化、资源服务标准化、特色活动专业化的目标,为全市中小学生搭建优质的校外法治学习实践平台,助推首都青少年法治教育工程建设,为首都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