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底以来,交管局安监处创新学生群体宣传教育模式,联合市教委在海淀区、朝阳区选定43所中小学校,建立“我是我家小交警”主题活动日试点,依托“一区一警”“交通副校长”“社区交警”机制,以交通安全宣传“七进”为载体,积极普及宣传交通安全知识,联合学校开展“我是我家小交警”荣誉称号认定,带动学生群体由被动学习转变为“小交警”一员,通过参与模拟交通社会实践活动、发起安全文明出行倡议、履行家庭监督员的职责等方式,实现“交通队-学校-学生”三方协作联动,共同创建文明有序和谐的交通环境。

一、“小交警”学法,有效提升安全意识。交管局安监处组织全市各交通支、大队“一区一警”、“交通副校长”联合教育行政部门,定期对“小交警”进行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培训、指导。围绕安全步行、安全乘车、安全骑车和公共安全事件等内容,在开学前、放假前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展板巡展、播放宣传片、参观教育基地等文明交通宣传实践活动,丰富“小交警”交通安全知识储备,提升交通安全素养。

二、“小交警”知法,完善机制推进落实。交管局安监处联合公安部道研中心、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共同研发学生群体交通安全知识问卷,作为“小交警”测试卷,考核学生学法情况,考核通过后,才具备成为“小交警”资格。同时,结合学生在校的日常表现,由德育校长、班主任进行打分。试卷+日常行为规范“双达标”才能获得“我是我家小交警”荣誉称号。考核每年进行一次,若当年年底考核未达标,将不再具备“我是我家小交警”的荣誉称号。

三、“小交警”守法,带动家庭辐射社会。“小交警”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做遵纪守法的带头人,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法律,不乘坐老年代步车上下学,乘坐电动自行车要佩戴头盔,不闯灯、不骑车带人,做安全出行、遵章守纪的好榜样。获得“我是我家小交警”荣誉称号的学生,每人都会获得一个笔记本,上面有“我是我家小交警”日常行为规范,学生对照履行,同时对北京道路交通的意见、建议也可以登记在本上。年底,由老师收回,交回交通队,统一进行汇总,评价。

四、“小交警”用法,成果转化学以致用。小交警将日常学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运用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通过参与模拟交通社会实践活动,发起安全文明出行倡议、履行家庭监督员的职责等方式,向同学、家长宣传“一盔一带”“礼让斑马线”等交通安全知识,家人有不文明、违法的交通行为及时劝导。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引导市民群众共同参与文明交通实践,实现首都道路文明、畅通、有序。

五、“小交警”活动,组织精细内容丰富。交管局安监处精心组织了“小交警”参加警营开放日、体验课、教育基地,优秀的“小交警”在学习交通安全知识的同时,也可以获得交通安全宣传品奖励。2月13日春季开学日,交管局安监处会同市教委在芳草地国际学校以“知危险、会避险”为主题,创新交通安全教育体验公开课这一形式,通过场景体验、实验演示、游戏互动等寓教于乐的活动,讲解交通安全常识,并在课堂推出“我是我家小交警”主题活动。6月1日,交管局安监处在海淀区枫丹实验小学举办平安“童”行——六一国际儿童节交通安全进校园主题活动。9月4日,交管局安监处会同市教委、首都文明办、市交通委在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劲松分校举办“知危险、会避险”2023年秋季开学交通安全课主题宣传活动,在寓教于乐中强化学生群体的交通安全意识,并由学生代表发起“争做遵规守法的践行者、安全出行的倡导者、文明交通的示范者”倡议,将“我是我家小交警”活动推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