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要善于保护好、挖掘好、宣传好红色文化资源。公园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努力将来今雨轩打造成为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基地、红色旅游地为一体的公园红色文化品牌。结合传统节日和重要时段,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集章打卡、红色经典诵读、机关团体重温入党誓词等多种红色文化活动。

一、“定制宣教”,创建红色文化实景课堂

为了充实青少年的课余生活,助力“双减”政策,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021年10月起,中山公园打造“我心中的少年中国”红色品牌。充分发挥来今雨轩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团体,制定个性化服务菜单,开设中、小学生红色实践课堂,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一是开设“我心中的少年中国——红色精品微课堂”活动,带领青少年“打卡”来今雨轩革命旧址,感受中国共产党早期进步人士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初心使命;二是组织“我心中的少年中国——红领巾讲红色故事”主题志愿讲解活动,积极做好青少年红色文化志愿讲解培训与服务展示实践;三是开展“少年中国说”红色经典诵读活动。红色讲解员在来今雨轩前为来园游客讲述《少年中国说》的历史背景,并带领现场的青少年朗诵原文。

二、“红色研学”,创新宣教的穿透力和感染力

为加深青少年党史学习的热情,让党史知识“动”起来、“活”起来,成为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身边的历史”,2023年,中山公园持续打造“我心中的少年中国”红色品牌,自主设计红色研学手册和教案,开展红色研学校外实践活动。通过生动多样、寓教于乐、深度体验的教学模式,组织青少年在公园中寻找红色印迹,沉浸式感受百年前中国早期进步人士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活动场景,将来今雨轩的品牌效应走深、走实,同时带动公园其它爱国主义教育景点的传播展示。截至目前,今年已开展8期红色研学实践活动,近200余名青少年参加了此项活动。每次活动结束后,工作人员会在现场针对宣教形式、效果等内容,对参加活动的青少年进行随机询问,80%以上的青少年都表示这种沉浸式的红色活动比在书本上的学习更生动,也弥补了自己在党史知识上的不足。

三、“作用发挥”,打造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地标

通过这些不同形式的党史微课堂、实践体验课等教育活动,以仪式感来增强使命感,引导和帮助青少年们增强信仰、信念、信心,在“实景课堂”中接受党史教育,“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同时,公园积极利用官方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通过开设红色游直播和编辑制作视频等方式,形成新媒体矩阵,宣传公园的红色文化和红色文创产品。2021年2400余人次观看微博红色课堂直播;2022年观看人次达6700余次;2023年,微博直播红色课堂游客的观看数量同比去年上升60%,有效提升公园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和覆盖面。

中山公园打造的“我心中的少年中国”红色品牌,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和体验平台。在实景课堂中学习党史知识,培养文化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激发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在拓宽视野、丰富知识的同时,增强对知识的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下一步,中山公园将持续发挥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培养红色文化传播人才队伍、深耕红色文化宣传阵地、持续打造红色文化品牌,继续服务保障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创新宣教形势,讲好中山故事,不断深入挖掘整理红色资源,丰富市民游客观展体验,努力使中山公园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党史学习的生动教材和主题教育现场教育实践点,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赓续不断。